[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抗菌腈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741053.8 | 申请日: | 2016-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9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留忠;郭卫东;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6/54 | 分类号: | D01F6/54;D01F1/09;D01F1/10;D01D1/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抗菌 腈纶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抗菌腈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技术特点是在主要由聚丙烯腈、溶剂、抗静电剂、抗菌剂组成的纺丝溶液中加入致孔剂和协同剂。由于致孔剂的存在,使得纤维的吸湿性增强,对纤维的抗静电性能有益;而协同剂的存在,解决了抗静电剂和抗菌剂同聚丙烯腈原液相容性差的问题,使抗静电抗菌性能比单一添加抗静电剂和抗菌剂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且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制备方法是基料聚丙烯腈干粉同抗静电剂、抗菌剂、致孔剂、协同剂及溶剂混合后,在一定溶解温度下加热形成纺丝溶液,再将纺丝溶液在空气中通过熔喷纺丝纺制成腈纶纤维,对得到的纤维进行水洗烘干后,最终得到具有抗静电抗菌双重功能的腈纶纤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静电及抗菌双重功能的干法腈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干法腈纶由于具有特有的犬骨状结构,使得其特性接近于天然羊毛,制成织物弹性好、重量轻,制成品具有保暖、舒适、光泽优雅等优势,但干法腈纶也有很多缺点,由于它的疏水性和绝缘性,导致吸湿性差,易产生静电;抗菌性能差,易滋生细菌等。为改进其缺点,国内外相关专业人员对腈纶的抗静电性及抗菌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任亮在《改善腈纶抗静电性能的方法》中介绍了多种改善腈纶抗静电性能的方法,如:纤维表面处理、涂覆导电层、化学改性、共混改性、酶处理及复合纺丝等方法,赵彩霞在《抗菌腈纶性能研究》中对抗菌剂的种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添加抗菌剂后的纤维物理机械性能及抗菌纤维的用途作了详细阐述。但稍有不足的是两作者都是对抗静电或者抗菌单一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未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本发明人在将抗静电剂和抗菌剂加入聚丙烯腈溶解的过程中,发现互相之间相容性较差,抗静电和抗菌性能比单一加抗静电剂或抗菌剂效果下降。因此为得到具有良好的抗静电和抗菌双重功能的腈纶纤维在市场中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静电抗菌腈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抗静电抗菌性能比单一添加抗静电剂和抗菌剂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静电抗菌腈纶纤维,主要技术特点是在主要由聚丙烯腈、溶剂、抗静电剂、抗菌剂组成的纺丝溶液中加入致孔剂和协同剂。
本发明引入了致孔剂和协同剂,很好的解决了抗静电剂和抗菌剂同聚丙烯腈的互容性。其中,由于致孔剂的存在,使得纤维的吸湿性增强,对纤维的抗静电性能有益;而协同剂的存在,解决了抗静电剂和抗菌剂同聚丙烯腈原液相容性差的问题,使抗静电抗菌性能比单一添加抗静电剂和抗菌剂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致孔剂可以是分子量为2000-4000的聚乙二醇、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氧化胺或N,N-二乙基十二烷基氧化胺中的一种,优选聚乙二醇,优选的分子量为4000。
所述协同剂可以是甘油、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优选甘油。
所述抗静电剂为导电聚苯胺、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优选导电聚苯胺,其电导率0.01-0.03S/cm。
所述的抗菌剂为粒径25-40nm的纳米银、磷酸银、氯化十六烷吡啶的一种,优选纳米银。
所述的聚丙烯腈干粉的重均分子量为70000-100000。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优选二甲基甲酰胺。
以质量百分数计,纺丝溶液浓度为25%-33%,抗静电剂占聚丙烯腈干基的0.5-5%,抗菌剂占聚丙烯腈干基的0.5-2%,致孔剂占聚丙烯腈干基的0.1-1%,协同剂占聚丙烯腈干基的0.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410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