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康复度排序方法及复合式交互训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38309.X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8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樊天润;何雷;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潘一诺;钟宗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康复 排序 方法 复合 交互 训练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康复度排序方法及复合式交互训练系统,所述康复度排序方法,包括:提取肌肉检测信号序列的至少一个特征;将所述肌肉检测信号序列的至少一个特征输入经训练的M个弱回归模型;根据所述M个弱回归模型的输出值获得对应所述肌肉检测信号序列的康复度,其中,每个弱回归模型包括:输入层,包括D个神经元,每个所述输入层的神经元对应所述肌肉检测信号序列的一个特征,D等于所述肌肉检测信号序列的特征数量,D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隐含层,包括R个神经元,R为大于1的整数;以及输出层,包括E个神经元,所述输出层的神经元用于输出对应所述肌肉检测信号序列的康复度,E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康复度排序方法及复合式交互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神经肌肉疲劳机理与预测研究是国内外运动医学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重点。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血液中的供养量,或者营养物质缺乏等都会使肌肉的结构、代谢以及能量等发生一系列变化,会使神经肌肉系统的效率下降,从而肌肉无法继续完成任务,导致肌肉疲劳。肌肉疲劳可能导致肌肉损伤,严重情况下的肌肉疲劳将不可恢复。肌肉疲劳的研究在人机工程学、人机接口、康复医疗、运动损伤、假肢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目前,肌肉疲劳的临床检测工具主要有肌电信号(sEMG,surfaceelectromyography)、肌音(MMG,Mechanomyogram)、声肌图(SMG,Sonomyography)、近红外光谱(NIRS,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声波描记图(AMG,Acoustic myography)、测角传感器等。其中,利用sEMG记录、研究肌肉是劳动生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作为一种简单、无创伤、科定量的研究方法,它可研究局部肌肉疲劳过程中的变化特征,是一种精确检测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人工的方式对患者肌肉的康复度进行评估,无法十分准确地运用上述肌肉检测信号,并且受各种因素印象,所得到的康复度有所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康复度排序方法及复合式交互训练系统,来利用所采集肌肉检测信号序列准确地评估肌肉康复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康复度排序方法,包括:提取肌肉检测信号序列的至少一个特征;将所述肌肉检测信号序列的至少一个特征输入经训练的M个弱回归模型;根据所述M个弱回归模型的输出值获得对应所述肌肉检测信号序列的康复度,其中,每个弱回归模型包括:输入层,包括D个神经元,每个所述输入层的神经元对应所述肌肉检测信号序列的一个特征,D等于所述肌肉检测信号序列的特征数量,D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隐含层,包括R个神经元,R为大于1的整数;以及输出层,包括E个神经元,所述输出层的神经元用于输出对应所述肌肉检测信号序列的康复度,E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每个所述输入层的神经元连接所有所述隐含层的神经元,每个所述输出层的神经元连接所有所述隐含层的神经元。
优选地,对于每个弱回归模型:
所述输入层的神经元和所述隐含层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值W为:
其中,W为R行D列的矩阵,wji表示所述输入层第i个神经元与所述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间的连接权值,i为1至D之间的整数,j为1至R之间的整数;
所述隐含层的神经元与所述输出层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值β为:
其中,β为R行E列的矩阵,βjk表示所述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与所述输出层第k个神经元间的连接权值,k为1至E之间的整数。
所述隐含层的阈值b为:
其中,b为R行1列的矩阵,bj为所述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的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383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焦激光眼底成像仪
- 下一篇:基于表面肌电的特征提取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