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外表面焊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38037.3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1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尹兴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B23K37/04;B23K26/03;B23K26/0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5 | 代理人: | 许玲爱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外表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子外表面焊接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子基本是由转子冲片层叠后铆接而成的,在其外表面是不需要焊接的,仅需铆接后就能实现电机正常运转的功能。但是,目前在有些特定的电机中,需要转子处于更高一个级别的转速中,而原先仅有的铆接工艺后的转子在疲劳测试中寿命不够理想,同时在高速旋转中噪音较大,不符合需求,有待对转子进行降噪、增强转子自身的牢固度、提高转子寿命等方面进行改进。
经研究发现,在转子外表面上下端进行局部焊接,如图1所示,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转子外表面焊接机,其能对转子外表面进行准确焊接,使用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另外焊接完毕后的转子能增强转子自身的牢固度,在高速旋转过程中能大幅度降低噪音,并且工作寿命能达到理想状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子外表面焊接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方固定有焊接平台,所述焊接平台两侧固定有立柱,立柱顶端连接有气缸连接板,气缸连接板中部竖直设置有气缸,气缸活塞杆处连接有转子挤压模具,所述焊接平台下方的工作台上设置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两侧设置有滑轨,焊接平台内部中空且在沿滑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工件夹持机构通过滑块连接在滑轨上且可沿滑轨长度方向运动,工件夹持机构可夹持工件上下运动和夹持工件旋转,焊接平台上设置有激光焊接机构,焊接平台外侧设置有工件位置检测反馈机构。
优选的,所述工件夹持机构包括工件夹持端、夹持部内、外壳体和固定在工作台底部的旋转电机,两滑轨之间设置有丝杠,丝杠与旋转电机之间通过带传动,丝杠穿过夹持部外壳体上的螺母且两者螺纹连接,夹持部外壳体上端两侧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滑块上,所述夹持部内壳体位于夹持部外壳体内部,夹持部外壳体内侧壁设置有竖向的导轨,夹持部内壳体外侧壁连接有与导轨相适配的滑块,夹持部内壳体可沿导轨方向相对夹持部外壳体上下运动,工件夹持端位于夹持部内壳体顶面且其下方穿过夹持部内壳体顶面,工件夹持端底端连接有电机,夹持部外壳体底面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有穿过夹持部内壳体底面的丝杠,丝杠与夹持部内壳体上固定的螺母螺纹配合,夹持部外壳体上表面与工作台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焊接平台下表面与工作台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焊接平台内部中空处的尺寸大于夹持部内壳体的外形尺寸且两者形状相适配,焊接平台开口处的尺寸大于工件夹持端宽度。
优选的,所述工件位置检测反馈机构包括位于立柱内表面的相机光源和位于相机光源外侧的固定在工作台上的高清摄像器,立柱上设置有观察孔道。
优选的,所述激光焊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焊接平台上的焊枪夹持块和固定在焊枪夹持块上的焊枪。
优选的,所述激光焊接机构的数量为2个或者4个,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外侧设置有保护罩和操作台。
本发明能对转子外表面进行准确焊接,使用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焊接效率高,另外焊接完毕后的转子能增强转子自身的牢固度,在高速旋转过程中能大幅度降低噪音,并且工作寿命能达到理想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焊接完毕后转子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下料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工件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去掉部分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作台;2—焊接平台;3—立柱;4—方形通孔;5—滑轨;6—工件夹持机构;601—工件夹持端;602—夹持部内壳体;603—夹持部外壳体;604—旋转电机;605—丝杠;606—导轨;607—滑块;608—电机;609—伺服电机;610—丝杠;611—螺母;7—滑块;8—激光焊接机构;81—焊枪夹持块;82—焊枪;9—工件位置检测反馈机构;91—相机光源;92—高清摄像器;93—观察孔道;11—气缸连接板;12—气缸,13—转子挤压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38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工件上连续打孔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内装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