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速驱动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37839.2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4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郝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博易控驱动(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8 | 分类号: | B60K17/08;B60K17/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21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轴 差速器 传动输入齿轮 变速器 驱动桥系统 可变速 驱动桥 输出组 同轴连接 电机 啮合 平行轴结构 垂直布置 垂直连接 动力输出 变速 输入组 差速 平行 车轮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可变速驱动桥系统,包括电机、以及集成于一体的的差速器和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第一变挡组、第二变挡组、传动输入齿轮、第一传动轴,以及第二传动轴,所述驱动桥包括差速输入组和差速器输出组,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变挡组与所述电机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二变挡组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且传动输入齿轮与差速器输出组啮合且垂直连接,传动输入齿轮通过差速器输出组将动力输出至车轮。本发明所述的可变速驱动桥系统,采用平行轴结构的变速器,且变速器与差速器采用垂直布置的方式集成为驱动桥,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体积,并且驱动桥具有变速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速驱动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能源制约、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力发展新能源能够有效的解决能源及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汽车,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容易带来道路拥挤、交通事故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数量庞大的汽车快速消耗了石油等能源的储量,同时大大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因此,在发展新能源中,发展新能源汽车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驱动系统也已经取得了技术性突破。目前主流的新能源车型采用并联式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系统,通过对发动机的电机特性和效率区间解析分配,高效的对能量进行利用和回收,从而提高整个系统效率。目前,现有的两挡变速器系统中,变速器系统通常采用行星排结构,最终导致变速器系统集成后体积较大,摆放位置灵活性差,安装局限性大,不利于组装,并且在车辆驱动系统安装过程中,变速器系统与驱动桥系统是分离安装的,通常系统采用水平布置的方式进行安装,两者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并进行动力传递,采用此种安装方式,容易造成动力丧失,并且增大车辆组装成本,安装灵活性差,更重要的是,使得驱动桥系统不具有变速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变速驱动桥系统,采用平行轴结构的变速器,并且所述变速器通过垂直布置的方式与差速器集成为驱动桥,减小系统集成后的体积,方便安装,并且使得驱动桥具有变速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速驱动桥系统,包括电机,以及集成于一体的差速器和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第一变挡组、第二变挡组、传动输入齿轮,第一传动轴,以及第二传动轴,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输入组和差速器输出组,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变挡组与所述电机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二变挡组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且传动输入齿轮与差速器输出组啮合且垂直连接。
优选地,所述差速器输出组包括从动齿轮、第一太阳轮、第二太阳轮、对称设于所述从动齿轮上的第一行星支架和第二行星支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行星支架上的第一行星轮和设于所述第二行星支架上的第二行星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传动输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变挡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一齿轮相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电机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变挡组包括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之间的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四齿轮相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三齿轮和第二离合器与所述传动输入齿轮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传动输入齿轮的外径尺寸小于从动齿轮的外径尺寸。
优选地,所述传动输入齿轮、从动齿轮、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第一太阳轮,以及第二太阳轮为锥齿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博易控驱动(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博易控驱动(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37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