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FP低功耗双收光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37261.0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6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69 | 分类号: | H04B10/69;G02B6/4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fp 功耗 双收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FP低功耗双收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光模块是光通信的核心器件,完成信号的光电和电光转换。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发射部分实现电光转换;接收部分实现光电转换。
光模块的市场应用主要是在以太网、SDH、IPTV、数据通信、视频监控、安防、存储区域网络和FTTX。光模块的种类不计其数,就光接口分类来说,有收发一体光模块、单发光模块、单收光模块。
在视频传输领域,设备一般使用单发和单收光模块居多。常规的SFP光模块,包括收发一体、单发和单收模块,在一个板卡接口上,一只模块只能使用一路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这样导致了板卡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
在现在的通信行业,产品越来越走向定制化,兼容新更好、功耗更低、集成度更好的光模块越来越被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于现有技术在实现常规SFP光模块接口兼容的情况下实现模块双收的功能,增加板卡的利用率,并且降低模块功耗低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的SFP低功耗双收光模块,包括SFP封装的双收模块金手指,所述双收模块金手指包括第一接收通道和第二接收通道,所述第一接收通道连接第一限幅放大器,所述第一限幅放大器连接第一光接收器件,所述第二接收通道连接第二限幅放大器,所述第二限幅放大器连接第二光接收器件;还包括单片机和降功耗单元,所述单片机与第一限幅放大器、第二限幅放大器均连接,所述降功耗单元与第一限幅放大器、第二限幅放大器均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收模块金手指包括20个管脚,双收模块金手指的管脚排列如下表:
所述第一限幅放大器连接双收模块金手指的18脚和19脚,所述第二限幅放大器连接双收模块金手指的12脚和13脚。
优选的,所述降功耗单元包括集成电路TPS6223X,所述集成电路TPS6223X的1脚、4脚接地,集成电路TPS6223X的2脚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集成电路TPS6223X的6脚、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TPS6223X的3脚、5脚连接3.3V直流电源,电感L1的另一端为第一限幅放大器、第二限幅放大器提供工作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降功耗单元中,所述3.3V直流电源设有滤波电容C1,所述工作电压设有滤波电容C2。
本发明将SFP金手指管脚改造为两路接收,通过两路的光接收器件和限幅放大器实现两路信号的接收,并且通过降功耗单元实现降低光模块功耗的功能。
降功耗单元主要作用于激光驱动器和光发射器件,其原理主要是采用高效率的DC-DC降压电路,通过降低激光驱动器和光发射器件的供电电压来实现降低电路功耗的作用,一般的高效率DC-DC芯片可以达到95%以上的效率。其中C1、C2是电源滤波电容,可以滤除电路上的电源噪声;调节R1和R2阻值的大小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输出电压大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最大的益处在于在视频通信行业,实现一只光模块两路信号接收的功能;
2、本发明新型提高了设备板卡的利用率,将单收模块改为双收模块,通信链路提高两倍;
3、本发明降低了光模块的功耗,光模块全温功耗约0.3W,整体功耗降低一半;
4、本发明功耗超低,发热量极小,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级温度应用下的高密度设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为降功耗单元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SFP低功耗双收光模块,包括SFP封装的双收模块金手指,双收模块金手指包括第一接收通道和第二接收通道,第一接收通道连接第一限幅放大器,第一限幅放大器连接第一光接收器件,第二接收通道连接第二限幅放大器,第二限幅放大器连接第二光接收器件;还包括单片机和降功耗单元,所述单片机与第一限幅放大器、第二限幅放大器均连接,降功耗单元与第一限幅放大器、第二限幅放大器均连接。
双收模块金手指包括20个管脚,双收模块金手指的管脚排列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37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