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酸酯系水溶性压敏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36645.0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8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俤;王翠冈;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胶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20/06;C08F2/24;C09J1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酸酯 水溶性 压敏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粘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丙烯酸酯系水溶性压敏胶。
背景技术
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PSA)是指不需添加固化剂或溶剂,也不需加热,只需稍微施加一点儿接触压力就能实现粘接的胶粘剂。压敏胶粘剂是一种自胶粘物质,在较小的作用力下就能形成比较牢固的粘接力,它在两物体表面之间形成的粘接力主要是范德华力,因此,粘接面形成后,粘接表面的结构没有被破坏。压敏胶最常见的使用形式是将压敏胶涂于塑料薄膜、织物、纸张或金属箔上制成胶粘带。 我国功能性压敏胶粘带品种主要有医用胶粘带、阻燃胶粘带、导电胶粘带、防腐胶粘带和表面保护胶粘带等。
但是在压敏胶的制备过程中,存在引发剂的滴加方式和滴加用量的不同,制成的压敏胶质量千差万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引发剂重量组份数合理且引发剂滴加过程科学的丙烯酸酯系水溶性压敏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丙烯酸酯系水溶性压敏胶,其创新点在于:各原料组份的重量份比例组成如下:
组份1:去离子水48-52份、乳化剂0.5-0.8份、PH调节剂0.5-0.7份、丙烯酸2.0-2.5份;
组份2:醋酸丁酯20-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20份、丙烯酸0.8-1.5份;
组份3:过硫酸铵0.80-0.90份、去离子水1.0-1.5份;
组份4:过硫酸铵0.25-0.30份、去离子水16.4-20.0份;
采用上述组份的压敏胶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组份1中的各原料充分混合后加入反应瓶中,水浴加热至72℃;
(2)加入3/4组份3,并缓慢滴加4/5组份2,滴加时间控制在45-55min;
(3)加入剩余组份3,再缓慢滴入剩余组份2.滴加时间控制在45-55min;
(4)滴毕,将体系升温至87℃;随后滴加组份4,滴加时间控制在3.5-4h之间;
(5)滴毕,将体系于87℃保温30-60min,反应结束后,将体系自然降温至40℃,然后调节PH值至7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
进一步的,所述乳化剂为TX-1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不同的滴加方式聚合所得聚合物的性能不同,引发剂的加入量影响聚合物的分子大小及分布,从而影响着压敏胶的各项性能;将单体分成两部分依次加入反应器,引发剂也与单体对应添加,且重量份数与单体对应,从而得到综合性能较为优越的压敏胶。
(2)氢氧化钠、TX-10价廉易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酸酯系水溶性压敏胶,各原料组份的重量份比例组成如下:
组份1:去离子水48-52份、乳化剂0.5-0.8份、PH调节剂0.5-0.7份、丙烯酸2.0-2.5份;
组份2:醋酸丁酯20-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20份、丙烯酸0.8-1.5份;
组份3:过硫酸铵0.80-0.90份、去离子水1.0-1.5份;
组份4:过硫酸铵0.25-0.30份、去离子水16.4-20.0份;
采用上述组份的压敏胶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组份1中的各原料充分混合后加入反应瓶中,水浴加热至72℃;
(2)加入1/4组份3,并缓慢滴加4/5组份2,滴加时间控制在45-55min;
(3)加入剩余组份3,再缓慢滴入剩余组份2.滴加时间控制在45-55min;
(4)滴毕,将体系升温至87℃;随后滴加组份4,滴加时间控制在3.5-4h之间;
(5)滴毕,将体系于87℃保温30-60min,反应结束后,将体系自然降温至40℃,然后调节PH值至7即可。
将得到产物进行性能测试,包括
固含量测定:取一定的产物(质量为M0),将其烘干、冷却并称重(M1),则固含量=M1/M0。
粘度测定:按照GB/T2794-1995标准,采用旋转式黏度计进行测定。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制备步骤(2)中加入3/4的组份3。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制备步骤(2)中加入全部组份3。
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及实施例3中的产品检测结果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胶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胶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36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苯丙胶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