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芯模成孔技术预留孔的补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27378.0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0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虎再;曹劲;王辉;戴育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道同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2 | 分类号: | E04B5/32;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杨明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留孔 浇筑混凝土 气囊芯 成孔 防水涂料 建筑施工 返工 孔腔 渗水 涂刷 封闭 重复 检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囊芯模成孔技术预留孔的补孔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方法领域,包括步骤:一、安装预留孔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用于将预留孔形成一个封闭的孔腔;二、浇筑混凝土;三、检查预留孔是否渗水,合格继续进行下一步骤,不合格返工重复步骤一到步骤二;四、涂刷防水涂料;五、再次浇筑混凝土。这种补孔方法简单、操作性强、补孔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方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囊芯模成孔技术预留孔的补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现代建筑也趋于对大开间,高净空,舒适度,隔音、节能环保,经济合理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按照传统工艺施工所得到的梁板结构具有主次梁多、外观效果差、建筑布置呆滞、隔音差、自重大、空间利用率不高的特点,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补孔质量高的气囊芯模成孔技术预留孔的补孔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气囊芯模成孔技术预留孔的补孔方法,应用于空心楼盖的浇筑,包括步骤;
一、安装预留孔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用于将预留孔形成一个封闭的孔腔;
二、浇筑混凝土;
三、检查所述预留孔是否渗水,合格继续进行下一步骤,不合格返工重复步骤一到步骤二;
四、涂刷防水涂料;
五、再次浇筑混凝土。
进一步地,在步骤一之前还包括步骤:清除空心楼盖空腔内积水,对所述预留孔进行凿毛并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为与所述预留孔的内径相配合的塑料圆筒,所述塑料圆筒安装于所述预留孔中时,所述塑料圆筒的下口与所述空心楼盖的空腔的底部接触,所述塑料圆筒的上口距离所述预留孔上口的距离不小于10mm。
进一步地,步骤一与步骤二之间还包括步骤:检查所述预留孔是否清理干净并将所述预留孔周边重复充分润湿。
进一步地,补孔所用的混凝土为比所述空心楼盖所采用的混凝土的标号高一个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孔用混凝土中掺有膨胀剂。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剂的掺量为混凝土浆料的10-12%,膨胀率为0.03%。
进一步地,步骤二包括: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搅拌,并保持混凝土面比所述预留孔的上口低至少30mm。
进一步地,步骤四中所涂刷的防水涂料为劳亚尔,所述防水涂料的成膜厚度不小于1.5mm。
进一步地,步骤四与步骤五之间还包括步骤:再次检查所述预留孔是否清理干净并将所述预留孔周边重复充分润湿。
进一步地,步骤五包括: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搅拌,并保持混凝土面与所述预留孔相平,或比所述预留孔的上口高出5-1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本发明的气囊芯模成孔技术预留孔的补孔方法通过密封装置将预留孔与空心楼盖的空腔隔离,采用将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的方法,且在两次浇筑之间加设了渗水监测步骤,以确保浇筑的混凝土内部紧实无缝隙,同时减少了因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返工作业量。涂覆防水涂料进一步的增强了新浇筑的混凝土与预留孔内壁的严丝合缝。本发明的气囊芯模成孔技术预留孔的补孔方法简单,操作性强,是一种补孔质量高的气囊芯模成孔技术预留孔的补孔方法。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道同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道同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7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吲哚甘氨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磁控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