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联网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25724.1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6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田雨农;张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66;H04L29/08;G01C21/3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5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智能家居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联网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最大的移动通信终端,智能空调、智能热水器等智能家电设备也出现日渐普及的态势,将车联网汽车与智能家电设备进行整合,通过结合车辆的GPS定位信息及车辆行车数据进行估算用户的抵达时间,准确控制智能家居受控设备的开启时间,为用户提供节能环保的智能化车联网智能家居体验,降低用户操作的复杂度,更便捷的提供新型智能家居服务。而现有技术中存在操作繁琐、只能单向传输指令和受控设备的开启时间误差大的缺点或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车联网智能家居控制方法或系统中操作繁琐、只能单向传输指令和受控设备的开启时间误差大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联网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操作便捷、可以双向通讯和精确性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联网智能家居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S1、将车辆数据通信网关及各受控设备在云平台上进行注册及绑定;
S2、通过汽车导航仪设定“回家模式”导航终点;
S3、通过汽车导航仪设定各受控设备提前开启时间:T1,T2,T3...;
S4、通过导航仪的触摸屏点选“回家模式”;
S5、导航仪设定目的地,自动规划路径,估算抵达目的地剩余时间T;
S6、判断“车辆到达目的地的剩余时间T”是否小于等于“用户预先设定提前开启各受控设备的时间T1,T2,T3...”若小于等于则转入步骤S7,若大于则返回S5;
S7、汽车导航仪发出控制指令给云平台,云平台转发控制指令给智能家居网关;
S8、智能家居网关发送控制指令给对应的受控设备。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汽车导航仪、车辆数据通信网关、云平台、智能家居网关和受控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的汽车导航仪包括触摸屏、电子地图及与车辆数据通信网关通信的数据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车辆数据通信网关包括GPS定位模块、OBD接口、移动网络通信模块及与汽车导航仪通信的数据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云平台连接车辆数据通信网关和智能家居网关,使车辆数据通信网关及智能家居网关通过云平台进行双向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的智能家居网关接入互联网,转发云平台下发的指令给智能家居网关覆盖范围内的受控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的受控设备通过智能家居网关接收云平台下发的指令,并且上传信息给云平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车联网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操作便捷,节约时间;可以双向通讯,不仅可以下发控制指令给受控设备,受控设备也可以回传状态参数等信息,由汽车导航仪进行显示;可以准确地估算提前开启受控设备的时间,节约电能,防止不必要的能源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车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汽车导航仪、车辆数据通信网关、云平台、智能家居网关、受控设备,所述的车联网智能家居控制方法是:用户将车辆数据通信网关及各受控设备在云平台上进行注册及绑定,用户通过汽车导航仪设定“回家模式”导航终点,即用户的住宅所在地点,用户通过汽车导航仪设定提前开启各受控设备的时间T1、T2、T3等,设置完毕后,当用户通过汽车导航仪的触摸屏点选“回家模式”按钮后,汽车导航仪将用户预先设定的“回家模式”导航终点设定为导航目的地,自动规划导航路径,并估算开车到达的剩余时间T。汽车导航仪通过数据接口与车辆数据通信网关进行通信,获取车辆GPS信息及车辆行驶速度信息。当“车辆到达目的地的剩余时间T”小于等于“用户预先设定提前开启各受控设备的时间T1、T2、T3等”的时候,汽车导航仪发出控制指令,通过车辆数据通信网关的移动通信模块上传给云平台,由云平台转发该控制指令给对应的智能家居网关,再由智能家居网关发送给对应的受控设备,从而达到按照预设提前开启时间控制受控设备的目的。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5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