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堆迭式管隙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21847.8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52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文洲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4H1/40;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何承鑫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迭式管隙 热交换器 | ||
1.一种堆迭式管隙热交换器,包括换热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件由若干金属管(1)组成;
若干所述金属管(1)堆迭成具有若干个层的阵列(2);
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金属管(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任意相邻的所述金属管(1)在所述金属管的两端口外壁处密封连接;
在所述阵列(2)中,任意一根所述金属管(1)的内腔均为中空状态,位于任意层两端最外侧的两根所述金属管(1)分别与位于其上层及下层两端最外侧的两根金属管(1)在管身方向上密封连接,在所述阵列(2)内部任意金属管与金属管之间的间隙构成上下相通的间隙通道(15);
在所述阵列(2)中,至少有一层内部的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金属管(1)之间或至少有一对上下相邻的两个层之间的间距为0.5~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迭式管隙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阵列(2)中且沿着所述金属管(1)的管身方向上,位于下一层的任意两根所述金属管(1)之间的管隙正好与位于上一层的对应的一根金属管(1)的中部位置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堆迭式管隙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为方形管或圆形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堆迭式管隙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有抽风机(3)及废气管(4),在所述阵列(2)的上部设置有金属帽盖(5),所述金属帽盖(5)的底部四周边缘与所述阵列(2)的上侧面边缘密封连接,所述金属帽盖(5)形成尾气集气室,所述废气管(4)设置在所述金属帽盖(5)的上部并与所述尾气集气室相连通,所述抽风机(3)设置在所述废气管(4)的出口处,所述抽风机(3)受压力开关控制,所述压力开关与外围的控制系统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堆迭式管隙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有水箱(6),所述换热器件设置在所述水箱(6)内且所述阵列(2)的底面与所述水箱(6)的底面密封连接,所述阵列(2)的外壁与所述水箱(6)的壁面之间存在间隔,所述金属管(1)的内腔与所述水箱(6)的腔室连通,在所述水箱(6)的上部设置有蒸汽管(7),所述废气管(4)伸出到所述水箱(6)的腔室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堆迭式管隙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6)的下部边缘处还设置有水夹层(8),所述水夹层(8)的内室与所述水箱(6)的腔室相连通,所述水夹层(8)包围的空间形成燃烧室(1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堆迭式管隙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6)上还设置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的进水管道上设置有控水电磁阀(10),在所述水箱(6)内设置有水位计(11),所述水位计(11)与所述控水电磁阀(10)相连接,所述控水电磁阀(10)与外围的控制系统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堆迭式管隙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6)上还设置有防干烧水位器(12)和防水溢水位器(13),所述防干烧水位器(12)和所述防水溢水位器(13)均与外围的控制系统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堆迭式管隙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6)上还设置有排水管(17),在所述排水管(17)的出水管道上设置有排水电磁阀(18),所述排水电磁阀(18)与外围的控制系统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堆迭式管隙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室(16)内设置有点火器(19),所述点火器(19)与外围的控制系统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文洲,未经曾文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18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梁起重机行走轮的压边装置
- 下一篇:铅条自动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