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油管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20070.3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2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董阿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亚大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8 | 分类号: | C22C38/18;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4;C25D3/56;C23C22/53;C25D5/48;C23C22/62;C23C28/00;C23C22/4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7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油管 加工 工艺 | ||
1.一种输油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合金钢加工成型,得输油管坯件;所述合金钢的组成元素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0.12-0.18%、Cr:1.3-1.5%、Si:0.15-0.25%、Mn:0.8-1.15%、Al:0.03-0.05%、N:0.008-0.015%、Ti:0.12-0.22%、P≤0.015%、S≤0.018%,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将输油管坯件采用辅助阳极电镀工艺在20-30℃的锌-镍电镀液进行电镀处理;所述电镀液的成分为:氧化锌5-7g/L,氢氧化钠:110-130g/L、镍:0.6-1g/L、添加剂:150-300ml;所述的辅助阳极电镀工艺中输油管坯件外设有外部阳极,输油管坯件内设有多孔塑料网,多孔塑料网内设有辅助阳极,用导线将辅助阳极和外部阳极相连;所述辅助阳极电镀中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电流密度为4.2-4.5A/dm2,电镀时间为5-15min;第二阶段,电流密度为2.5-3.2A/dm2,电镀时间为20-60min;第三阶段,切断外部阳极电源,仅用输油管坯件内的辅助阳极进行管内电镀,电流密度为3.7-6A/dm2,电镀时间为15-25min;
将电镀后的输油管坯件依次进行出光处理、钝化处理、防锈处理,得输油管半成品;
将输油管半成品经封闭处理得输油管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钝化液的成分为:硝酸铈:1.5-2.5g/L,促进剂H2O2:5-8ml/L,H3BO3缓冲剂:0.5-3g/L,pH至为1.5-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处理中防锈剂的成分为硅酸钠200-220g/L,三乙醇胺1.2-1.5g/L,硼酸1.5-1.8g/L,乙二胺四乙酸0.15-0.18g/L,柠檬酸钠0.5-0.6g/L,醋酸纤维素0.5-1.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输油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防锈处理的温度为38-42℃、pH值为11.2-11.6,时间为40-8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封闭处理为将输油管半成品先浸入硅烷试剂中进行硅烷化处理,取出干燥后再在封闭液中处理50-150s,其中封闭液的成分为7-11g/L的Na2MoO4.H2O,10-15g/L磷酸盐,10-30g/L磷酸,pH为4.2-4.6,封闭处理的温度为55-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油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硅烷化处理时的温度为32-38℃,pH为3.5-4.5,时间为80-100s。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油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试剂通过7%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甲醇溶液与去离子水按体积比为(4-8):(92-96)混合搅拌水解1-2h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亚大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亚大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00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