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智能旅游防护服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719122.5 | 申请日: | 2016-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1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 发明(设计)人: | 成钢;成进学;陆小新;朱洁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蛇类治疗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D01F8/02 | 分类号: | D01F8/02;D01F8/06;D01F8/08;D01F8/12;D01F8/14;D01F1/09;D01F1/10;D06M11/44;D06M11/45;D06M11/46;D06M11/49;D06M11/79;D06M11/83;D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智能 旅游 防护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智能旅游防护服是属于智能旅游纺织品防护服生产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材料和纳米科技的不断进步,出现了纳米智能纺织品,并引起了高度关注。各国科学家相继投入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目前,智能纺织品和纳米纺织品由于具有特定的功能满足了一些特殊场合的需求,并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呈蓬勃发展的态势,高科技发展为智能纤维织物及智能化服装创造了物质基础。许多材料本身具有智能,如:一些材料的性能如颜色、形态、尺寸、机械性能随环境或使用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具有自我诊断、学习和预见能力,刺激、响应以及对信号的识别和区分能力。一些材料的光、电和其他物理和化学性能随外部条件下不同而变化,因而除了识别和区分信号、自我诊断、学习和抗刺激能力外,还可发展成具有动态平衡及自我维修功能;一些材料的结构组分可随工作而变化,具有对环境的自适应和自我调节功能。根据材料的功能及作用原理,纳米智能材料研究有温度刺激应答高分子用新的纳米高分子载体药物和自我诊断治疗材料设计。用活性阴离子聚合共聚物有刺激应答和自组装化。各种高分子自动化材料,包括离子导电高分子、电子导电高分子、高分子透电体、高分子凝胶;分子认识功能高分子,有光应答作用改变生理活性(缩氨酸)进行智能材料与蛋白质分子的设计等等。
智能纤维织物可以在现有纤维织物改性、功能化、智能化基础上进行组合设计。如日本提出的干涉发色纤维和中国的结构生色彩虹模仿生物功能的自振动高分子凝胶太阳光蓄热保湿纤维,吸湿发热的保温纤维等等。这些单功能和多功能纤维组合一起,就可以设计出智能化织物或智能化系统服装。
各种功能纤维材料可以组合成智能织物,纳米科技的兴起,纳米材料的出现又为显著地改善服装面料功效、性能起到促进作用,纳米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组合,使新材料技术有可能实现由结构型向功能型和智能型的根本转变。微泵和微管能将冷却剂或受热介质输送到服装的所需部分。已经开发研制成功的只允许特定分子的半渗透膜中,可使织物一面干燥而另一面湿润。灵敏而程序可控面料的设计开发思路,将智能纳米材料颗粒固着在纤维、纱线或织物上,使智能纳米材料微粒与纺织品在纺丝液中,纺丝制得纳米智能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智能旅游织物防护服。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1.一种纳米智能旅游织物防护服,其特征是:按下列质量份配比组成%
其中(1)所述形状记忆纳米银高效广谱安全杀菌智能纤维纳米粉:按下列质量份配比制成%
(2)所述纳米智能复合相变储蓄热微胶囊纳米粉,按下列质量份配比制成%
(3)所述储蓄放热溶胶凝胶法制备智能相交材料纳米粉,按下列质量份配比制成%
(4)所述循环记忆智能纳米复合磁疗防电磁波导电疏水拒油易干复合纳米粉,按下列质量份配比制成%
纳米智能纺织品的制备
纳米智能纺织品是通过纳米材料获得的智能性,也是通过智能纤维或整理获得智能性,也是通过智能纤维或整理获得智能性。
(1)将智能纳米材料颗粒固着在纤维。纱线或织物上,使智能纳米材料微粒与纺织品之间产生接枝、吸附等作用,从而获得纳米智能纺织品;或将智能纳米材料微粒加入到普通纺丝液中,纺丝制得纳米智能纤维。如在纤维表面接上低表面能的高聚物层和纳米微粒,低表面能的高聚物层赋予纤维疏水性,而纳米微粒可构成粗糙的微结构,也可以采用涂层或整理的方法使织物表面获得纳米粗糙结构,从而使纤维表面具备超拒水性和自清洁性,如荷叶结构。
(2)将纳米材料微粒加入到智能高聚物的纺丝液中,然后纺丝制得纳米智能纤维,或通过整理将纳米材料固着在智能纺织品上使智能纺织品获得纳米材料所具有的某种功能。如将光催化纳米颗粒包裹物或纳米银抗菌剂加入到相变智能调温纤维纺丝液或整理液中,可纺出具有抗菌作用的纳米智能相变纤维或整理得到的相变纺织品具有抗菌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采用无机纳米颗粒对形状记忆聚氨酯进行改性,制备了形状记忆聚氨酯/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形状记忆聚氨酯/TiO2-SiO2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这些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以不同分子量的聚已内酯二醇PCL为软段合成了形状记忆聚氨酯。采用预聚体原位扩链法,再扩链时原位加入KH-550表面处理过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了形状记忆聚氨酯/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蛇类治疗研究所,未经南通蛇类治疗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9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