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萎凋机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18759.2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6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黄莉;丁一琳;胡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N3/08 | 分类号: | G06N3/08;G06F17/30;G06F17/5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4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识别 萎凋机 调整控制 控制参数 控制参数调整 成品品质 获取数据 建立模型 萎凋过程 茶叶 | ||
1.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萎凋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建立模型:通过历史数据,建立气味成分→品质分级和控制参数→品质结果的数据模型,并对每一品质分级下可能的气味成分建立品质分级数据库;
b.获取数据:从设置在萎凋机里的多组气体传感器中获取当前茶叶气味数据,并附当前控制参数;
c.对比最优可能结果:对当前茶叶气味数据用气味成分→品质分级的数据模型进行模式识别,并将识别出来的品质对比品质分级数据库,判断最有可能达到的最高品质分级;
d.获取最佳控制参数:根据控制参数→品质结果的数据模型,逆运算得到对应上述可能达到的最高品质分级的控制参数,控制参数包括萎凋机的输送速度、风机工作功率和发热管的发热功率;
e.对比控制参数:将步骤d中得到的控制参数,与步骤b中的当前控制参数进行对比;
f.调整控制参数:根据对比结果对萎凋机进行控制调整,并重新进入步骤b,直至手动关闭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式识别的萎凋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建立气味成分→品质分级和控制参数→品质结果的数据模型,是在电脑上进行,并将建立好的数据模型写入单片机以完成之后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式识别的萎凋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成分→品质分级的数据模型由三个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算法经过5次训练建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式识别的萎凋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参数→品质结果的数据模型为多元一次线性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87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