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业务带宽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和SDN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16955.6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6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荆瑞泉;张成良;李俊杰;胡骞;杨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方亮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业务 带宽 自适应 调整 方法 系统 sdn 控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带宽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和SDN控制器,涉及传送网领域。其中的方法包括根据客户端配置的自适应带宽调整参数对以太网业务流量和丢包率进行周期性监控采样;根据丢包率和业务流量采样值计算实际业务流量值;根据实际业务流量值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业务带宽调整,若需要,则向网元设备发送带宽调整指令,并将接收到的网元设备返回的调整结果上报给客户端。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业务流量的变化对以太网专线业务的带宽进行实时动态自适应调整,从而解决以太网专线业务实际业务流量与业务配置带宽不匹配的问题,提高传输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送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带宽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和SDN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运营商在传送网中提供的以太网专线业务带宽都是根据客户的最大带宽需求进行固定配置。当客户业务带宽需求发生变化时,需要经过申请、审批、施工、调测等流程,才能完成对专线业务带宽的调整。当前的以太网专线业务提供模式无法根据客户实际业务流量的变化对带宽进行实时动态调整,业务带宽调整时间长。从而造成专线带宽的实际利用率经常很低,从而增加了客户的使用成本。
预约带宽调整方案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际业务流量与专线业务带宽不匹配的问题。但是由于其是基于对业务带宽的预期变化情况而进行的带宽调整,因此并不能真正实现灵活动态的实时带宽调整,如图1所示。预约带宽调整通常用于业务带宽有规律变化的场景,如定期的数据备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实际业务流量与专线业务带宽不匹配。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业务带宽自适应调整方法,包括:根据客户端配置的自适应带宽调整参数对以太网业务流量和丢包率进行周期性监控采样;根据丢包率和业务流量采样值计算实际业务流量值;根据实际业务流量值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业务带宽调整,若需要,则向网元设备发送带宽调整指令,并将接收到的网元设备返回的调整结果上报给客户端。
进一步地,根据实际业务流量值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业务带宽调整包括:计算实际业务流量超过当前业务带宽的调增带宽门限的采样点数是否大于采样点判决门限;若实际业务流量超过当前业务带宽的调增带宽门限的采样点数大于采样点判决门限,则进行业务带宽调整;否则,判断实际业务流量小于当前业务带宽的调减带宽门限的采样点数是否大于采样点判决门限。
进一步地,若实际业务流量超过当前业务带宽的调增带宽门限的采样点数大于采样点判决门限,则进行业务带宽调整包括:根据调增带宽门限计算预调增带宽值;判断预调增带宽值与当前业务带宽之和是否大于最大业务带宽;若乘积与当前业务带宽之和大于最大业务带宽,则将业务带宽调整为最大业务带宽,否则,将业务带宽调整为预调增带宽值与当前业务带宽之和。
进一步地,预调增带宽值为带宽调增步长数目N1与调增步长的乘积;其中,带宽调增步长数目N1满足实际业务流量值的平均值(当前业务带宽+带宽调增步长数目N1*调增步长)*调增带宽门限。
进一步地,判断实际业务流量小于当前业务带宽的调减带宽门限的采样点数是否大于采样点判决门限包括:若实际业务流量小于当前业务带宽的调减带宽门限的采样点数大于采样点判决门限,则根据调减带宽门限计算预调减带宽值,判断当前业务带宽于预调减带宽值之差是否小于最小业务带宽,若当前业务带宽于预调减带宽值之差小于最小业务带宽,则将业务带宽调整为最小业务带宽,否则,将业务带宽调整为当前业务带宽于预调减带宽值之差;若实际业务流量小于当前业务带宽的调减带宽门限的采样点数小于采样点判决门限,则确定不需要进行业务带宽调整。
进一步地,预调减带宽值为带宽调减步长数目N2与调减步长的乘积;其中,带宽调减步长数目N2满足实际业务流量值的平均值(当前业务带宽-带宽减步长数目N2*调减步长)*调减带宽门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6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