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酸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15686.1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2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一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A23L27/24;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酸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调味料领域,尤其是一种中药酸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按照我国中药调味品的历史沿革,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代:第一代:单味调味品,花椒、大茴香、桂皮、干姜、辣椒、等天然香辛料,其盛行时间最长,跨度数千年。第二代:复合调味品。现代化复合调味品起步较晚,进入90年代才开始迅速发展。这种调味品只注重突出菜点的口味,改变菜点的外观形态,增加菜点的色泽,并以此促进人民食欲。目前,在市场占有率和营销份额都很大。第三代:中药调味品。在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人们不单单的要求吃饱饭,做的色美味香,而最注重的是健康,养生。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健康养生,调节体内平衡,同时自带杀菌功能的中药酸味调味剂。调味口感好,酸爽适合夏天食用,具有清热祛湿的功效,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酸味剂,以重量计,主要由以下物质组成:甘草2-8份,陈皮12-20份,乌梅6-10份,栀子5-10份,酸枣仁3-7份,干海带为2-4份、沙棘6-10份,盐1-3份,酵母2-4份;大米50-70份。
一种中药酸味剂,以重量计,主要由以下物质组成:甘草4份,陈皮16份,乌梅8份,栀子7份,酸枣仁5份,干海带为3份、沙棘8份,盐2份,酵母3份,大米60份。
一种中药酸味剂制备方法为:
步骤1:按重量抓取各组分备用;
步骤2:枸杞、乌梅、栀子、酸枣仁、干海带、沙棘粉碎混合;
步骤3:封纱布包各料沸水煎煮,煮提三次,每次1-2小时;
步骤4:混合各次煮提液;得到以重量计,以上物料:水为1:30液体;
步骤5:液体冷却后与大米混合,加入酵母发酵;
步骤6:陈皮粉碎过100目筛;与步骤5所得物混合均匀,如-20至-25摄氏度冷库骤冷3-8小时;
步骤7:取出烘干,粉碎;
步骤8:加入盐混合均匀;
步骤9:冷却,检验,包装。
所述的步骤5发酵时间为2-4小时;
所述的步骤7取出烘干温度为30-40摄氏度。
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健康养生,调节体内平衡,同时自带杀菌功能的中药调味剂。调味口感好,酸味鲜美,自然不浓烈。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制备工艺采取大米作为载体,浸润提取液后短时间不完全发酵,骤冷消灭酵母菌,同时形成小冰块,超声震荡,加速粉在整个物质里分散,烘干失水,防止调味料腐败。制备过程简单,保存时间长,鲜味化学物质得意保留,陈皮、乌梅、酸枣仁、沙棘均带有酸涩口感,甘草性甘,能中和其他药物的涩口感,干海带提鲜,栀子提香味,大米作为调味料载体成本低,且粉剂量方便依据个人口味调节。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中药酸味剂,以重量计,主要由以下物质组成:甘草4份,陈皮16份,乌梅8份,栀子7份,酸枣仁5份,干海带为3份、沙棘8份,盐2份,酵母3份,大米60份。
一种中药酸味剂制备方法为:
步骤1:按重量抓取各组分备用;
步骤2:枸杞、乌梅、栀子、酸枣仁、干海带、沙棘粉碎混合;
步骤3:封纱布包各料沸水煎煮,煮提三次,每次2小时;
步骤4:混合各次煮提液;得到以重量计,以上物料:水为1:30液体;
步骤5:液体冷却后与大米混合,加入酵母发酵;
步骤6:陈皮粉碎过100目筛;与步骤5所得物混合均匀,如-20至-25摄氏度冷库骤冷6小时;
步骤7:取出烘干,粉碎;
步骤8:加入盐混合均匀;
步骤9:冷却,检验,包装。
所述的步骤5发酵时间为3小时;
所述的步骤7取出烘干温度为35摄氏度。
实施例2
一种中药酸味剂,以重量计,主要由以下物质组成:甘草2份,陈皮12份,乌梅6份,栀子5份,酸枣仁3份,干海带为2份、沙棘6份,盐1份,酵母2份;大米50份。
一种中药酸味剂制备方法为:
步骤1:按重量抓取各组分备用;
步骤2:枸杞、乌梅、栀子、酸枣仁、干海带、沙棘粉碎混合;
步骤3:封纱布包各料沸水煎煮,煮提三次,每次1小时;
步骤4:混合各次煮提液;得到以重量计,以上物料:水为1:30液体;
步骤5:液体冷却后与大米混合,加入酵母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一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一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5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