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1线圈或T2线圈的手工绕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711798.X | 申请日: | 2016-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8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姚代兵;雷建聪;郝江;李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宜达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66 | 分类号: | H01F41/066;H01F41/0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1 | 代理人: | 涂凤霞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t1 线圈 t2 手工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一种T1线圈或T2线圈的手工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T1线圈或T2线圈的绕制过程中,现有的手工绕制采用左手拿线、上线并单头固定,速度非常慢,而且作业人员由于连续长时间工作非常累,更重要的是,作业动作不连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T1线圈或T2线圈的手工绕线装置,该T1线圈或T2线圈的手工绕线装置可固定多钩针间的间距,作业连贯。
技术方案是:一种T1线圈或T2线圈的手工绕线装置,所述T1线圈或T2线圈的手工绕线装置包括手工焊制夹子、开启连接件、固定铜线文具夹、开启连接线和手工焊制夹子开启装置,开启连接线一端与手工焊制夹子开启装置相连,另一端同开启连接件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手工焊制夹子包括夹头、活动件和连接头,活动件和连接头各有两片,每片活动件上端与夹头相连,下端各与一连接头相连,所述夹头上设置有3个以上铜线槽位。
作为优选,所述夹头上还设置有3个以上引导槽。
作为优选,所述夹头上还设置有延伸钩针引导槽。
作为优选,所述手工焊制夹子还包括胶片卡槽,胶片卡槽内固定有胶片。
作为优选,所述T1线圈或T2线圈的手工绕线装置还包括底座和支撑柱。
作为优选,所述一连接头连接在支撑柱上部;另一连接头与开启连接件相连,该连接头还与固定铜线文具夹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手工焊制夹子开启装置包括底板、侧面板、杠杆轴和放脚面板,侧面板有两块,杠杆轴一端连接在一侧面板上,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侧面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可固定多钩针间的间距,作业连贯,解决了多钩针同时穿入指定铁芯的问题。同时还克服了多钩针同时绕线耐压高、铁芯厚薄不一而导致高低不一难以夹多芯的问题。采用杠杆原理,手脚并用,可同时、轻松打开夹子、上线及上铁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手工焊制夹子主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手工焊制夹子右视图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手工焊制夹子开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手工焊制夹子开启装置截面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T1线圈或T2线圈的手工绕线装置,包括手工焊制夹子1、开启连接件3、固定铜线文具夹2、开启连接线5、底座4、支撑柱7和手工焊制夹子开启装置6。开启连接线5一端与手工焊制夹子开启装置6相连,另一端同开启连接件3相连。
手工焊制夹子1包括夹头11、活动件15和连接头16,活动件15和连接头16各有两片,每片活动件上端与夹头11相连,下端各与一连接头相连。
夹头11上设置有3个以上铜线槽位13、3个以上引导槽14和延伸钩针引导槽12,延伸钩针引导槽12使钩针更为准确地进出。
手工焊制夹子1上还设置有胶片卡槽18,胶片卡槽18内固定有胶片17,胶片17的设置克服了多钩针同时绕线耐压高、铁芯厚薄不一而导致高低不一难以夹多芯的问题。
两连接头之间连有弹性装置。
手工焊制夹子开启装置6包括底板64、侧面板61、杠杆轴63和放脚面板62,侧面板61有两块,杠杆轴63一端连接在一侧面板61上,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侧面板61上。
一连接头连接在支撑柱7上部。另一连接头与开启连接件3相连,该连接头还与固定铜线文具夹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宜达制衣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宜达制衣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17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汇流带剪切系统
- 下一篇:一种草鱼饲料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