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拟南芥活性组分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10328.1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6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戚建华;王艳惠;孙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09 | 分类号: | C07F9/09;A61K31/683;A61P39/06;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拟南芥 活性 组分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拟南芥活性组分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全世界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在2014年已经达到了9.01亿,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会超过20亿。世界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与衰老相关的疾病成为日益显著的问题。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之一。仅在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数量在2010年已增加至569万。在医药学领域,寻找防治老年性疾病的药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经过对衰老机制的长期研究,本领域内已形成多种衰老学说,包括程序衰老说、体细胞突变说、错误成灾说,自由基说、神经内分泌说、免疫衰老说、细胞之学说等等。由此可见,衰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即便是同一类抗衰老药物,其发挥药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无必然联系。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迄今发现的一种最小、结构最简单的磷脂,它是真核细胞磷脂生物合成早期阶段的关键性前体,甘油磷脂代谢的中间产物。60年代初,Vogt等人在实验中观察到LPA能够引起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说明LPA不仅仅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还可能具有某些其他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LPA作为一种细胞间的磷脂信使,可以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引起生长激素样作用,从而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LPA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及细胞内信息传递产生多种影响,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参与多种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均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研究表明,LPA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在多种重大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为临床的早期诊断、治疗及疗效的判断提供了客观依据。LPA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老年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例如:Tokumura等证明LPA刺激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DNA合成增加(Tokumura A,Iimori M,Nishioka Y,et al.Lysophosphatidic acid induce proliferation of cultured r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from rat aorta.Am J physiol,1994;267(1):204-210)。Seewald等观察到LPA诱导细胞内Ca2+浓度增加,同时细胞的Na+/H+交换也增加,其结果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腔狭窄(Seewald S,Sachinides A,Dusing R,et al.Lysophosphatidic acid and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Atherosclerosis,1997,130(1~2):121-131)。Hayashi等发现,从人血清中提取的不饱和LPA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改变,促使细胞移行和增殖(Hayashi K,Takahashi M,Nishida W,et al.Phenotypic modul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induced by unsaturated lysophosphatidic acids.Circ Res,2001,89(3):251-258)。何兰杰等研究发现,LPA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诱导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OS基因表达增加,从而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的形成和发展(何兰杰,韩变梅,马睿等.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在大鼠心肌重塑中的作用.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7):615-619)。张兆辉等研究表明,LPA通过增加线粒体内ROS形成,继而诱导神经元凋亡可能是其使小脑颗粒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并呈剂量依赖效应(张兆辉,卫涛涛,余绍祖等.溶血磷脂酸损伤小脑颗粒神经元并诱导细胞调亡.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02;4(2):123-126)。
LPA作为脂质第二信使,其生物学功能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正被不断的发现。作为微血栓形成的预警分子,LPA的检测对临床心脑血管疾病早期发现的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0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