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准光学成像光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06190.8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5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崔广斌;赵崇辉;吴海涵;李爱华;刘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6/10 | 分类号: | G02B26/10;G02B26/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11024 | 代理人: | 岳洁菱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成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光路系统,特别是一种准光学成像光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毫米波段的成像光路系统一般采用折射透镜来完成能量聚焦的功能,但毫米波段的折射透镜由于体积大,质量重,使得整个成像的安装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整体显得比较笨重,不能满足小型化的需求;同时,在毫米波段,折射透镜对入射的电磁能量损耗很大,会影响整个成像系统的指标要求。无论在军用或民用领域,目前的成像光路系统不能达到所需的体积小型化、探测精度高等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光学成像光路系统,解决目前现有成像光路系统体积大,探测精度不高的问题。
一种准光学成像光路系统,包括:结构框架、偏置椭球反射镜、扫描平面反射镜和毫米波探测系统。
偏置椭球反射镜与结构框架固定连接;扫描平面反射镜与结构框架通过伺服电机机械运动轴连接;毫米波探测系统与结构框架固定连接。
工作时,扫描平面反射镜首先将目标发出的毫米波能量进行光路折转,将能量折向偏置椭球反射镜,并在伺服电机系统的控制下完成所需视场范围的扫描;偏置椭球反射镜对进入的能量进行汇聚并聚焦,同时完成光路折转,将能量折向毫米波探测系统;毫米波探测系统位于偏置椭球反射镜的焦点上,毫米波探测系统收集聚焦的能量,并形成图像信号输出。
本发明能够同时兼备小体积、高精度和大角度观测优势。光路会聚镜不仅满足扫描后精确会聚图像到探测器,保证观测精确,同时兼具了光路折转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 一种准光学成像光路系统组成示意图。
1.结构框架 2.偏置椭球反射镜 3.扫描平面反射镜 4.毫米波探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准光学成像光路系统,包括:结构框架1、偏置椭球反射镜2、扫描平面反射镜3和毫米波探测系统4。
偏置椭球反射镜2与结构框架1固定连接;扫描平面反射镜3与结构框架1通过伺服电机机械运动轴连接;毫米波探测系统4与结构框架1固定连接。
扫描平面反射镜3首先将目标发出的毫米波能量进行光路折转,将能量折向偏置椭球反射镜2,并在伺服电机系统的控制下完成所需视场范围的扫描;偏置椭球反射镜2对进入的能量进行汇聚并聚焦,同时完成光路折转,将能量折向毫米波探测系统4;毫米波探测系统4位于偏置椭球反射镜2的焦点上,毫米波探测系统4收集聚焦的能量,并形成图像信号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6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