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罗茨真空机组自洁降温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03490.0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1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伍;陈连忠;董永晖;苏有为;杨汝森;陈海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29/04;F04C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机组 罗茨真空机组 罗茨真空泵 工作气体 降温机构 吸气腔 自洁 冲刷 腐蚀性气体 清洁冷空气 转子 成分气体 供气部件 排气管道 清洁空气 使用寿命 停车过程 停车问题 下游真空 清洁 引入 返回泵 进气腔 内零件 排气腔 真空泵 超温 除杂 滤除 停车 腐蚀 伤害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茨真空机组自洁降温机构,用于解决罗茨真空机组内部腐蚀和超温停车问题。该机构包括:除杂部件,其与罗茨真空泵进气腔固定连接,用来滤除工作气体中的杂质,停车过程中引入清洁空气冲刷泵内零件,实现清洁和降温;供气部件,其与罗茨真空泵吸气腔固定连接,工作中将清洁冷空气引入吸气腔,冲刷真空泵的转子,实现清洁和降温;排气管道,与罗茨真空泵排气腔固定连接,用来将工作气体输送进下游真空容器,防止停车时气流返回泵腔。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抽除复杂成分气体的真空机组,减少腐蚀性气体对真空机组的伤害,同时降低真空机组温度,延长真空机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除复杂成分气体的罗茨真空机组的自洁和降温技术。
背景技术
真空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电子、有色金属、稀土永磁、医药制造等各行各业,推动了近代科学技术进步及工农业的发展。罗茨真空机组作为一种重要的真空设备得到广泛使用,其具有转速高、体积小等优点,实现气冷后,罗茨真空机组可以在高压力下连续工作而不超温。
目前气冷式罗茨真空机组已应用于航空航天模拟实验中,在电弧加热风洞系统中承担气体抽除任务,电弧加热风洞中的气体成分复杂,带有水蒸气、酸性气体和各种粉尘,水蒸气和酸性气体形成酸性溶液,腐蚀真空系统的零部件,形成腐蚀产物,腐蚀产物和来自风洞的各种粉尘进入真空机组,附着在真空机组的转子和腔体上,降低真空机组抽气效率,破坏系统真空,增大摩擦力使机组温度升高报警,造成停车,甚至直接将转子和腔体堵塞,造成真空机组机械性损坏。
为了解决真空机组堵塞和升温问题,需要研制一种罗茨真空机组自洁降温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罗茨真空机组自洁降温机构,在罗茨真空泵的混合气体的进气端设置一除杂部件,利用除杂部件的第一过滤器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同时设置至少一个与罗茨真空泵连通的供气部件,供气部件向罗茨真空泵提供清洁的冷空气,利用冷空气对罗茨真空泵进行清洁和降温,从而达到向罗茨真空泵下游真空装置提供清洁混合气体的目的。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一种罗茨真空机组自洁降温机构,包括
除杂部件,其设置在罗茨真空泵的进气端;所述除杂部件包括一第一过滤器;
至少一个供气部件,其向所述罗茨真空泵中提供冷空气;所述供气部件包括冷空气输送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冷空气输送管道中的气体流量调节阀和第二过滤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洁降温功能的罗茨真空机组,利用除杂部件和至少一个供气部件对罗茨真空机组中的罗茨真空泵进行清洁和降温。当罗茨真空机组在运转的过程中,抽除的混合气体先经过除杂部件,利用第一过滤器滤除混合气体中的杂质,然后没有杂质的混合气体进入罗茨真空泵中;同时,供气部件想罗茨真空泵内输送干净的冷空气,在气体流量阀的作用下干净的冷空气吹除未被第一过滤器清楚的粉尘类杂质,同时,干净的冷空气冲刷罗茨真空泵的转子,达到清洁和降温罗茨真空泵的作用。
优选的是,所述的罗茨真空机组自洁降温机构中,所述除杂部件包括一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罗茨真空泵的进气端密封连接。
第一过滤器设置在进气管道的出气端,这样,通过进气管道的混合气体最终会通过第一过滤器,以确保进入罗茨真空泵中的混合气体中没有固体杂质。
优选的是,所述的罗茨真空机组自洁降温机构中,所述除杂部件还包括一充气阀门,所述充气阀门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上;
当所述罗茨真空机组不工作时,启动所述充气阀门,所述充气阀门向所述罗茨真空泵内输送清洁空气,对所述罗茨真空泵进行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3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金属矿山多级机站通风系统反风试验方法
- 下一篇:管路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