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液压浮力调节装置的内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01977.5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2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金春洁;赵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B63G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孙静雅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浮力 调节 装置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浮力调节装置领域,特别涉及该领域中的一种通过调整水下设备自身浮力控制其下潜和上浮的油液压浮力调节装置的内油箱。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CN102079375 A,硕士论文“油囊式浮力调节装置研制”(华中科技大学,方旭)公开的油液压浮力调节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内外容器、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双向液压泵、电机等,其中外容器为密封腔,并置于装置壳体外的环境介质中;其余部件置于装置壳体内。内容器为非密封圈腔,保证与装置壳体内压力相平衡。当电机驱动液压泵旋转时,泵从外容器吸油,通过单向阀压入内容器,外容器体积减小,实现下潜;当电机驱动液压泵旋转时,泵从内容器吸油,电磁换向阀得电,液压油通过换向阀左位压入外容器,外容器体积增大,实现上浮。
在高海况情况下,如海浪颠簸使装置倒置,由于内容器为非密封圈,其中的液压油会从内容器内漏出,这样既污染了装置的内部环境,又影响了装置的下潜和上浮性能。
此外,内外容器之间的液压油流通只能通过电机驱动液压泵完成,既浪费了装置宝贵的电能,又无法利用装置内的负压环境实现液压油从外容器向内容器的自动回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在内油箱倒置时不会漏油的油液压浮力调节装置的内油箱。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液压浮力调节装置的内油箱,包括安装在一起的油箱上壳和油箱下壳,所述油箱上壳的顶部开有通孔,其改进之处在于:在油箱上壳和油箱下壳之间设置油箱隔膜,内油箱中的液压油储存在油箱隔膜和油箱下壳之间;油箱下壳的底部设置空腔,该空腔由开孔的密封盖密封,油箱下壳的顶部则设置与所述空腔相通的筛孔。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上壳的顶部呈半球状,在半球状的正上方开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油箱上壳由工程塑料制作;所述的油箱隔膜由弹力橡胶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下壳的顶部设置沿油箱上壳内壁延伸的凸起,部分的油箱隔膜夹在上述油箱上壳内壁和油箱下壳凸起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油箱上壳的底部设置上壳圆柱部分,油箱下壳的顶部设置下壳圆柱部分,上壳圆柱部分和下壳圆柱部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上壳圆柱部分和下壳圆柱部分上各均布有两个以上的盲孔。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下壳的顶部为向油箱下壳的底部凹陷的弧面。
进一步的,油箱下壳顶部的筛孔由弧面中心向四周辐射。
进一步的,油箱下壳的底部空腔内安装液压泵,该液压泵的排油管通过密封盖上的孔伸出内油箱。
进一步的,排油管伸出内油箱后连接至单向阀的进油口,单向阀的出油口则与三通的一端相连接,该三通的另外两端中,一端与油液压浮力调节装置的外油箱相连接,另一端则通过电磁阀及管路与油箱下壳的底部空腔相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公开的油液压浮力调节装置的内油箱,通过油箱隔膜把内油箱中的液压油储存在油箱隔膜和油箱下壳之间,使液压油与油箱上壳相隔离,彻底避免在装置倒置时发生漏油问题。
本发明所公开的油液压浮力调节装置的内油箱,油箱上壳的顶部呈半球状,不但可以减小占用空间,而且还可以减轻油箱自身重量;油箱上壳由工程塑料制作,可以进一步减轻油箱重量;油箱隔膜由弹力橡胶制作,有弹力且密封性好,在负真空条件下回油时不会产生阻碍作用。
本发明所公开的油液压浮力调节装置的内油箱,油箱下壳的顶部设置沿油箱上壳内壁延伸的凸起,部分的油箱隔膜夹在上述油箱上壳内壁和油箱下壳凸起之间,这样可以使油箱隔膜与油箱上壳和油箱下壳的连接更为紧密,防止在油箱隔膜上涨至油箱上壳顶部或下翻至油箱下壳底部时因弹性形变而从油箱上壳和油箱下壳之间脱出。
本发明所公开的油液压浮力调节装置的内油箱,因为油箱上壳和油箱下壳为圆柱体或球体,螺纹连接时拧紧本就困难,再加上壁厚偏薄不敢用力,怕损伤油箱上壳,故而在上壳圆柱部分和下壳圆柱部分上各均布盲孔,通过把工具插入盲孔内进行拧紧,使油箱上壳和油箱下壳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
本发明所公开的油液压浮力调节装置的内油箱,油箱下壳的顶部为向油箱下壳的底部凹陷的弧面,液压油在重力作用下朝弧面底部流动,克服了平面时会残留少量液压油的问题;筛孔由弧面中心向四周辐射,可以保证出油顺畅,即使部分筛孔被堵住失效也可以继续出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1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