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热轧带钢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98768.X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0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乔丽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丽颖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12;C22C38/14;C21D8/0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1223 | 代理人: | 孔金满 |
地址: | 114229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热轧 带钢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热轧带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钢铁工业所面临的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往国内外在得到此强度级别的钢种时多采用的是合金化的思想,这导致了钢材成本的增加,同时合金元素的增多也增加了钢材后期的回收再利用的难度。同时,钢铁下游用户对设备轻量化、安全、排放、降低成本控制及燃料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强度钢已经成为近年来钢铁材料研究领域的重点。日本的Yoshimasa FUNAKAWA等学者在2004年的ISIJ International 的11期的1945~1951页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采用添加Ti和Mo来获得高强钢的方法。该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纳米尺寸的碳化物,当Ti和Mo的原子数比值在1左右时,钢材的性能最好,屈服强度在700MPa以上,具有到较好的性能,研究表明,只有同时添加Ti和Mo且具有必须具有一定比例,钢材的屈服强度才能达到700MPa以上,同时Mo元素的加入量也对钢材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给钢材的冶炼带来困难。国外瑞典SSAB及国内的鞍钢、宝钢等各大钢厂实际生产的600MPa、700MPa级热轧高强钢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高附加值的Mo、Cr、Ni等合金元素,更高级别的热轧带钢需要后续的热处理工艺,这些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热轧带钢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通过少添加合金元素的情况下使热轧带钢的强度提高,用以代替同一级别或低级别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本发明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1~0.12%,Si 0.08~0.10%,Mn 1.3~1.5%,Nb 0.02~0.04%,Ti 0.04~0.06%,P<0.01%,S<0.01%,余量为铁Fe,铸坯厚度为220~250mm;
2、将铸坯加热至1220~1280℃,进行粗轧,粗轧过程为3~5道次,粗轧开轧温度为1120~1140℃,粗轧终轧温度为980~1000℃,获得厚度为40~50mm的中间坯;
3、将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过程为5~7道次,精轧开轧温度为950~970℃,精轧终轧温度为760~780℃,精轧每道次压下量控制在30~40%,精轧后带钢厚度为2~8mm;
4、精轧后以40~60℃/s的速度冷却至500~600℃,卷取,获得高强热轧带钢。
上述的高强热轧带钢屈服强度770~790MPa,抗拉强度880~900MPa,断后伸长率15~17%。
上述的高强热轧带钢的金相组织为晶粒尺寸为2~4μm的铁素体和10~20%的贝氏体的复相组织。
本发明的热轧带钢与同强度级别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相比,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未采用太多稀有元素,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1%,Si 0.10%,Mn 1.3%,Nb 0.04%,Ti 0.04%,P<0.01%,S<0.01%,余量为铁Fe,铸坯厚度为220mm;
将铸坯加热至1220℃,进行粗轧,粗轧过程为5道次,粗轧开轧温度为1120℃,粗轧终轧温度为990℃,获得厚度为40mm的中间坯;
将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过程为7道次,精轧开轧温度为950℃,精轧终轧温度为760℃,精轧每道次压下量控制在40%,精轧后带钢厚度为8mm;
精轧后以40℃/s的速度冷却至600℃,卷取,获得高强热轧带钢,屈服强度770MPa,抗拉强度900MPa,断后伸长率17%;金相组织为晶粒尺寸为2~4μm的铁素体和10%的贝氏体的复相组织。
实施例2
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11%,Si 0.09%,Mn 1.4%,Nb 0.03%,Ti 0.05%,P<0.01%,S<0.01%,余量为铁Fe,铸坯厚度为240mm;
将铸坯加热至1250℃,进行粗轧,粗轧过程为4道次,粗轧开轧温度为1130℃,粗轧终轧温度为980℃,获得厚度为45mm的中间坯;
将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过程为5道次,精轧开轧温度为960℃,精轧终轧温度为770℃,精轧每道次压下量控制在30%,精轧后带钢厚度为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丽颖,未经乔丽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987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