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翼和多旋翼可自动切换的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96910.7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5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邓彤;张力;陈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26 | 分类号: | B64C27/26;B64C2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翼 固定翼 飞机 飞机本体 自动切换 固定式 可调式 舵机 垂直 飞控系统 复杂地形 旋翼飞机 连接架 螺旋桨 机翼 省电 电机 对称 集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翼和多旋翼可自动切换的飞机,涉及一种飞机,包括飞机本体、固定式旋翼和可调式旋翼,所述固定式旋翼有两个且对称设于飞机本体的两个机翼上,所述可调式旋翼包括连接架、舵机一、舵机二、电机和螺旋桨,本发明结合了固定翼和多旋翼飞机的优点,集合了两种模式,实现了飞机的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起降,相对多旋翼来说比较省电、相对固定翼来说可垂直起降,解决复杂地形起降的问题,降低了飞机的复杂程度,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对整个飞控系统的要求较低,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翼和多旋翼可自动切换的飞机。
背景技术
飞机是指具有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飞机是最常见的一种固定翼航空器。按照其使用的发动机类型又可被分为喷气飞机和螺旋桨飞机。
飞机是20世纪初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公认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他们在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飞行作为“第一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进行的受控的持续动力飞行”被国际航空联合会所认可,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开启了人们征服蓝天历史。
现有的飞机主要包括两种固定翼和多旋翼,其中固定旋翼飞机主要包括两个大的固定翼,可以垂直起飞、垂直降落及前进飞行,飞行安全稳定,但是固定翼飞机通常都需要有较长的跑道来提供起飞的动力,起飞受限。多旋翼飞机无需跑道提供起飞的动力,而且可以在空中停滞,但是多旋翼飞机飞行不稳定,安全系数低。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700469.6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可倾转翼飞机,该种飞机通过电动多旋翼模块和航空发动机固定翼模块结合,起飞阶段时两个活动倾转机翼处于垂直状态,变为垂直状态可提供混合动力可倾转翼飞机起飞时的最大升力,四个旋翼保持机身稳定使混合动力可倾转翼飞机平稳上升,当上升到所需的高度巡航时,两个活动倾转机翼变为水平状态,四个旋翼收起,减少空气阻力,从而使混合动力可倾转翼飞机安全稳定的飞行,发挥了固定翼飞机和多旋翼飞机各自的优点,即对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场地要求低、巡航时稳定可靠,油电混合的动力模式,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需要的动力模式,达到了节省能源的效果。但是该种飞机的结构较为复杂,多旋翼结构较多,导致重量增加,且稳定性较差,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翼和多旋翼可自动切换的飞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固定翼和多旋翼可自动切换的飞机,包括飞机本体、固定式旋翼和可调式旋翼,所述固定式旋翼有两个且对称设于飞机本体的两个机翼上,所述可调式旋翼包括连接架、舵机一、舵机二、电机和螺旋桨,所述舵机二设于连接架的一端并水平设置,舵机二的输出件与飞机本体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的侧面设有通孔,通孔的一侧安装有舵机一,舵机一的输出轴穿过通孔并连接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电机连接有所述螺旋桨,所述连接架安装于飞机本体的尾部。
优选的,所述飞机本体的两个机翼上还连接有连体尾翼。
优选的,所述舵机一的旋转方向与固定式旋翼的旋转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舵机一的输出轴上设有与其轴线垂直的定位杆,所述通孔的侧面设有与其配合的限位片,限位片具体为一筒状结构,限位片的侧面设有一限制定位杆有效旋转角度的缺口,所述有效旋转角度具体为90度。
优选的,所述限位片与连接架具体是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体尾翼上设有警示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969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