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光催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96643.3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9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吕汪洋;王希祎;李楠;徐铁凤;陈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1F11/08;D01D1/02;B01J31/38;B01J35/06;A62D3/17;A62D101/26;A62D10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光催化剂 复合光催化 纤维 原丝 聚酯类聚合物 磺胺 降解 制备 光催化活性 降解活性 循环周期 原丝内部 次循环 纺丝 裸露 暴露 | ||
1.一种用于催化磺胺喹恶啉的复合光催化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复合光催化剂和聚酯类聚合物进行纺丝,得到原丝;所述复合光催化剂包含1~5质量份的金属酞菁、55~95质量份的二氧化钛和5~40质量份的石墨相氮化碳;
所述金属酞菁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所述式Ⅰ中,所述M为锌、铁、铜或钴;R为-H、-NH2、-Cl、-F、-NO2、-NHCOCH3、-NHSO3H和-SO3H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石墨相氮化碳、二氧化钛和非质子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分散液;将金属酞菁与非质子有机溶剂混合,得到金属酞菁溶液;
(2)将所述步骤(1)中混合分散液滴加到金属酞菁溶液中,将得到的反应液加热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复合光催化剂;
所述加热的温度为45~60℃;
对所述原丝内部的复合光催化剂进行裸露处理,得到复合光催化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聚合物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聚酯弹性体和聚乙交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聚合物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聚酯弹性体和聚乙交酯中的几种物质的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聚合物为聚酯类聚合物溶液或聚酯类聚合物熔体;
所述聚酯类聚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光催化剂和聚酯类聚合物的质量比为(0.8~20):(80~99.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丝的直径为0.05~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966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催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低速机排气能量分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