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可渗透反应格栅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95427.7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廖立兵;梅乐夫;吕国诚;魏耀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28;C02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路永斌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渗透 反应 格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地表污水处理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地表污水处理的可渗透反应格栅。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水体尤其是地下水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对水污染的处理有多种方法,其中,吸附法由于其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的优点而备受关注。
国内外学者对地下污水的治理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其中,填充有吸附介质的可渗透反应格栅作为新发展的技术具备良好的性能,在经济上节省也很显著,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但是,现有技术中所研究的可渗透格栅存在以下不足:
(1)均属于深层地下水处理领域,将格栅设置于地下,进行深层地下水的处理,而不能实现地表地表径流的处理与水样检测。但是,在实际中,存在很多地表土壤或地表水被污染的情况,例如:产生废液的工厂车间下方表面的土壤以及矿渣堆放区表面的土壤均被严重污染,里面的污染物在雨水的冲刷下形成地表径流和浅层地下水。因此,亟待设计一种能够处理地表径流或浅层地下水的反应格栅。
(2)水处理效果差,该原因主要体现在水处理介质的选择上,尤其是对水中污染性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不佳。
中国专利CN 10366367A公开了一种可再生的渗透反应格栅,该格栅能够处理地下水但是非地表水,虽然所述格栅能够去除腐植酸,但是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不佳。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反应格栅,所述格栅具有高的水处理效率且能够进行地表径流和浅层地下水的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处一种新型反应格栅,所述反应格栅一部分结构位于地上,用于处理地表径流,一部分结构位于地下,用于处理浅层地下水,使反应格栅实现了地表径流和浅层地下水的处理,同时,所述反应格栅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剂,实现了高效的水处理效果,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渗透反应格栅,具体体现在:
(1)一种可渗透反应格栅,其中,所述反应格栅按水流方向由前往后依次包括前端缓冲区1、格栅主体2和后端缓冲区3;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反应格栅,其中,
所述前端缓冲区1和后端缓冲区3均为三角柱形结构,其纵向截面均呈三角形;和/或
所述前端缓冲区1和后端缓冲区3均位于地上;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反应格栅,其中,所述前端缓冲区1包括前端底面11,所述后端缓冲区3包括后端底面31,其中,
所述前端底面11的纵向宽度与后端底面31的纵向宽度之比为(1.1~1.5):1,优选为(1.2~1.4):1,更优选为1.3:1;和/或
所述前端底面11的宽度为1~3m,优选为1.5~2.5m,更优选为2m;
(4)根据上述(1)至(3)之一所述的反应格栅,其中,
所述格栅主体2为长方体形结构,其横向和纵向截面均呈矩形;和/或
所述格栅主体2由地上深入地下,其中一部分位于地上、另一部分位于地下;
(5)根据上述(1)至(4)之一所述的反应格栅,其中,
格栅主体2的地上部分的高度与格栅主体2的地下部分的深度之比为(1~2):1,优选为(1.2~1.8):1,更优选为1.5:1;和/或
格栅主体2的地下部分的深度为0.5~1.5m,优选为0.8~1.2m,更优选为1m;
(6)根据上述(1)至(5)之一所述的反应格栅,其中,所述格栅主体2从前往后依次包括前端固定区21、水处理区22和后端固定区23,其中,
前端固定区21与前端缓冲区1组成坝前部分;
后端固定区23与后端缓冲区3组成坝后部分;
所述水处理区22为坝中部分;
(7)根据上述(1)至(6)之一所述的反应格栅,其中,
所述反应格栅的左右两侧为混凝土固定;和/或
所述前端缓冲区1和所述后端缓冲区3均由石块堆砌而成,所述石块的直径为3~20cm,优选为5~15cm,更优选为10cm;和/或
在所述前端固定区21和后端固定区23内填充有石子,所述石子的粒径为0.5~3cm,优选为0.5~2.5cm,更优选为1~2cm;和/或
所述格栅主体2采用混凝土封顶;
(8)根据上述(1)至(7)之一所述的反应格栅,其中,在所述水处理区22内填充有水处理剂,其中,所述水处理剂包含沸石、表面活性剂和水;优选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954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