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桥面板伸缩缝连接构件、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94423.7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49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郑愚;张黎飞;于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桥面 伸缩缝 连接 构件 制备 方法 及其 施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面板伸缩连接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桥面板伸缩缝连接构件、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伸缩缝连接构件是桥梁设施重要构件,且能够有效地满足桥面板变形的需要。由于伸缩缝连接构件承受荷载以及环境的复杂作用,其是桥面板中极易损坏的构件之一;故而,伸缩缝连接构件需要经常维修或者更换,这就会产生昂贵的费用并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另外,伸缩缝连接构件的破损、老化会严重损伤与其相连的混凝土构件,进而造成伸缩缝连接/填充材料不能有效地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雨、雪水会通过缝隙进入结构内部并破坏内部结构,这就会降低结构体承载力并最终导致结构体损坏。
因此,工程业界迫切要求提高伸缩缝连接材料的变形能力和耐久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对伸缩缝装置/构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对国内伸缩缝构件和材料构成进行不断改进,研制了很多新兴伸缩缝装置和填充材料,包括无缝式钢筋混凝土板、嵌固对接式、填塞式、橡胶板式、模数式以及钢支撑式。
然而,对于上述伸缩缝装置和填充材料而言,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体为:
1、对于无缝式钢筋混凝土板而言,由于变形能力较差,随着交通运输荷载的日益增加,通常会发生由于负弯矩导致的开裂情况;
2、对于钢材接缝板连接方式而言,随着使用荷载日益增加,造成钢材接缝板变形,填充料流失,水和其它物质会腐蚀桥面板内部构造,且变形的接缝板会影响道路的舒适性;
3、对于橡胶板式连接板而言,其存在橡胶老化的问题,需经常进行维修以及更换,并且老化会引起桥梁受力结构的破坏;
4、传统桥面连接板后期投入大,维修成本高,使用周期短,影响交通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预制桥面板伸缩缝连接构件,该预制桥面板伸缩缝连接构件结构设计新颖、韧性高、抵抗伸缩缝变形能力强、抗渗能力好且能够有效地延长桥面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桥面板伸缩缝连接构件制备方法,该预制桥面板伸缩缝连接构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地生产制备上述预制桥面板伸缩缝连接构件,且所产生制备的预制桥面板伸缩缝连接构件韧性高、抵抗伸缩缝变形能力强、抗渗能力好且能够有效地延长桥面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一种预制桥面板伸缩缝连接构件施工方法,该预制桥面板伸缩缝连接构件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上述预制桥面板伸缩缝连接构件施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预制桥面板伸缩缝连接构件,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上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FRP纤维增强复合格栅、下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上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的前端面与下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的前端面对齐布置,上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的后端面与下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的后端面对齐布置,下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的左端部延伸至上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左端面的左端侧,下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的右端部延伸至上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右端面的右端侧;
FRP纤维增强复合格栅的前端边缘延伸至上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下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前端面的前端侧,FRP纤维增强复合格栅的后端边缘延伸至上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下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后端面的后端侧,FRP纤维增强复合格栅的左端边缘延伸至下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左端面的左端侧,FRP纤维增强复合格栅的右端边缘延伸至下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右端面的右端侧;
上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下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浇筑成一体结构,且上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FRP纤维增强复合格栅、下端ECC水泥基复合材料层浇筑于一起。
其中,所述FRP纤维增强复合格栅为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格栅。
其中,所述FRP纤维增强复合格栅为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格栅。
其中,所述FRP纤维增强复合格栅为FRP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格栅。
一种预制桥面板伸缩缝连接构件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工艺步骤,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944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