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误操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8226.4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0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沈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登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5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误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旋铆机构工作时,若待组装的零件较多或操作人员还没有放好待组装的零件时启动旋铆机构,易造成操作失误,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防误操作机构。
其中,防误操作机构,包括:
工作台,用于组装待加工工件,
所述待加工工件包括:竖直件、第一圆盘件及第二圆盘件;
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连线为界分为第一组装区和第二组装区;
第一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一组装区,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一支撑部配合将竖直件和第一圆盘件相互固定;
第二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二组装区,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支撑部及所述第二支撑部配合将竖直件和第二圆盘件相互固定;
第一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
第二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
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侧,在所述竖直件和第一圆盘件相互固定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用于感测所述竖直件和所述第一圆盘件是否放置到预定的位置,在所述竖直件和第二圆盘件相互固定的过程中,所述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共同感测所述第二圆盘件是否放置到预定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误操作机构还包括靠近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的第五传感器,用于在所述竖直件和第二圆盘件相互固定的过程中,所述第五传感器感测所述第一圆盘件是否放置到预定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及第五传感器为接近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直件、第一圆盘件及第二圆盘件的材质均为金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五传感器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组装第一圆盘件、第二圆盘件及竖直件时采用多个传感器对各部件进行感测,可以防止操作步骤错误;防止遗漏工件;防止重复放置工件;防止工件位置偏差,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铆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待加工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圆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圆盘件的底盘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圆盘件的中间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圆盘件的中空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衬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又一角度下衬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工作台上将竖直件与第一圆盘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工作台上将带有第一圆盘件的竖直件与第二圆盘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工作台上组装第二圆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工作台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参图1-2,介绍本发明的铆接机100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铆接机100用于组装待加工工件200,铆接机100包括衬套机构110和旋铆机构120。
待加工工件200包括第一圆盘件210、第二圆盘件220及连接第一圆盘件210和第二圆盘件220的竖直件2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登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登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8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取机助卷辊辊缝自动标定及精度验证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管件矫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