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滨海地区雨水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7613.6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4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康跃虎;徐加崇;李晓彬;万书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收集系统 污水池 集雨 咸水 滨海 收集机构 入水口 上端面 雨水 雨水收集池 水资源 高效利用 入水开关 依次设置 雨水流向 雨水收集 分时段 微咸水 下端面 降雨 停电 消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地区雨水收集系统,属于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领域。该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集雨管道及与其连接的雨水收集池,所述的集雨管道中设置有咸水收集机构,咸水收集机构包括一组沿雨水流向依次设置的咸污水池,咸污水池上端面即为集雨管道的下端面,且各个咸污水池上端面均设置有入水口,入水口安装有入水开关机构。本发明实现了雨水初期和初期之后的分时段收集,有效利用雨水收集初期的部分咸水或微咸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在降雨时不需人工值守,不消耗电能,因此不必担心因雷雨停电造成雨水无法收集,可以布设在滨海地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领域,涉及雨水收集方法,特别是一种滨海地区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降雨表现为时空分布不均的特征,所以通过收集雨水调控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利用雨水进行农业灌溉或者园林绿化等,将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由于雨水冲刷硬化路面和屋顶等非土壤截面产生的物理杂质较少,城市雨水已经成为清洁雨水收集的主要来源。对于滨海地区,受海洋水汽盐分沉淀和环境污染的影响,降雨过程中盐分物质或污染物冲刷在雨水中,提高了雨水的矿化度,使其成为咸水或微咸水造成收集雨水的污染,为清洁雨水的收集带来了麻烦。
现有技术雨水的收集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全时段将雨水收集,但是收集的雨水全部被污染或者咸化,所以所收集的雨水需要全部统一处理,效率低下;二是抛弃掉最初的雨水径流,对随后的雨水全盘收集,但是雨水资源利用率也会随之大大降低,而且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利用咸水、微咸水或者低浓度污染的水源进行灌溉同样可以获得高产且不会造成土壤积盐或污染,所述降雨 初期雨水也可以成为可利用水资源,应该加以收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有效利用雨水收集初期的部分咸水或微咸水,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的一种滨海地区雨水收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一种滨海地区雨水收集系统,该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集雨管道及与其连接的雨水收集池,所述的集雨管道中设置有咸水收集机构,咸水收集机构包括一组沿雨水流向依次设置的咸污水池,咸污水池上端面即为集雨管道的下端面,且各个咸污水池上端面均设置有入水口,入水口安装有入水开关机构。
所述的雨水收集池包括由隔板隔开的溢水池和清洁雨水收集池,隔板上端设置有竖直的滤网,溢水池和清洁雨水收集池借助滤网连接相通。
所述的入水开关机构为可翻转开闭的开关机构,入水开关机构包括一侧带有转轴的门板以及设置在门板下端面的浮板,门板上端面设置有软胶垫,门板通过转轴铰接于咸污水池上端面的入水口处。
所述的入水口与门板的可开闭一侧之间连接有限位绳,限位绳的长度使门板的翻转角度不大于90度。
所述的咸污水池侧壁顶部设置有溢水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多个咸污水池,雨水从集雨管道流入咸污水池,咸污水池沿雨水流向从前往后依次设置,雨水灌满前一个咸污水池之后,入水口关闭,雨水沿集雨管道继续流向下一个咸污水池,依次灌满咸污水池,最后流入溢水池,越往前的咸污水池收集的雨水也就是下雨初期时的雨水,实现了雨水初期和初期之后的分时段收集,有效利用雨水收集初期的部分咸水或微咸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咸污水池,2、溢水池,3、清洁雨水收集池,4、入水口,5、门板,6、浮板,7、隔板,8、集雨管道,9、溢水口,10、限位绳,11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76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