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设备及其在蓝牙通信时的省电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6083.3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0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美祥;刘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项荣;武玉琴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设备 及其 蓝牙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在蓝牙通信时的省电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监测所述APP的运行状态;在所述APP运行于后台状态时开始计时,在计时达到设定的计时周期仍没有数据传输时,断开所述APP与蓝牙设备的连接,并保存相关的蓝牙参数;在所述APP从后台状态改变为前台状态时,根据所述蓝牙参数,建立所述APP与所述蓝牙设备的连接。所述省电控制系统包括监测模块、计时模块和蓝牙连接控制模块。所述通信设备包括APP模块、蓝牙模块和前述的省电控制系统。本发明在APP不需要用到蓝牙通信时,断开蓝牙通信连接,甚至于关闭蓝牙模块以此降低维持蓝牙通信连接时所述通信设备的电量消耗,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在蓝牙通信时的省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开放式无线通讯标准,能够在短距离范围内无线连接数码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在桌上型电脑与笔记本电脑、便携设备、PDA、移动电话、拍照手机等之间,可以通过蓝牙进行数据的交互,也可以在笔记本电脑或手机与打印机、数码相机、耳机、键盘或电脑鼠标之间通过蓝牙连接,从而省去了他们之间的连接线,因而使得蓝牙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蓝牙技术连接在一起的所有设备形成一个piconet网络,一个piconet网络可以只包括两台设备,比如一台便携式电脑和一部移动电话,也可是多台设备,这些设备在piconet网络建立起来之后,级别相同,但在piconet网络建立之初,其中一台设备为主设备,其余的为从设备。无论是主设备还是从设备,都具有蓝牙模块,从而拥有蓝牙功能,用于进行蓝牙连接、传输。
不同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过程会因设备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都包括两个基本过程,即通过设备之间的配对,建立起设备之间的安全关系,和应用连接的建立。
在启动蓝牙连接之前,需要将所述设备的Bluetooth功能打开。在尝试连接设备时,应将设备设置为可见,这样才能为彼此所发现。完成设备配对后,如果担心设备会被其它设备发现,可以将设备设置为隐藏。
通常,主设备具有用户界面,多数连接设置都将从所述用户界面进行。一个设备可以是主设备,也可以作为其它主设备的从设备。例如,当手机与无线耳机配对时,该手机就是主机。但是,手机与笔记本电脑配对时,笔记本电脑就是主机。
在设备彼此发现对方后,在有些情况下,需要输入密码来完成配对,例如,这里所述的密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定密码,例如在与无线耳机配对时,密码是由制造商为耳机指定的固定密码,此时用户可在用户手册中找到此密码并输入;一种是用户自己设置的密码。输入密码后,设备之间将彼此验证并建立起信任连接。还有些情况,无需密码,不需要密码的设备之间即可实现验证、连接。
当配对完成之后,则获取到了对方的名称、地址等信息,这些信息也可称为蓝牙参数,此时设备才有能力建立起连接。
而后,主设备发起rfcomm的连接请求建立rfcomm的连接,即两个设备共享了一个rfcomm通道,此时可以进行数据互传。
目前的通信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安装有用于各种功能的应用程序(APP),当使用某一APP时,通常有与外部蓝牙设备(从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需求。由于蓝牙功耗较大,当开启蓝牙功能后,设备的耗电量明显提升,而对于短距离通信的需求,蓝牙技术又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而,使用蓝牙功能时设备耗电量大的问题成为了业界要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在蓝牙通信时的省电控制方法和系统,用以在运行APP的设备与蓝牙设备通信时,降低运行APP的设备的耗电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在蓝牙通信时的省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监测所述APP的运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6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