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维码识别的智能回转档案柜及档案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82728.6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7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治中;沈超玲;王俊;王强;李尉思;李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尉思 |
主分类号: | G07F17/12 | 分类号: | G07F17/12;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2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维码 识别 智能 回转 档案柜 档案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档案的存储和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二维码识别的智能回转档案柜及档案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大批量的档案管理,目前主要使用密集架,对于重要的人事、财务、综合档案等档案的管理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自动选层回转柜。自动选层回转柜是一种新型档案柜,档案柜前部开口,其柜体可以做上下回转运动,可以把所有柜体都运行到前部口部,进行存取档案。不管使用何种方式管理档案,档案在库中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存放,并且都希望档案柜系统能够自动盘点档案在库情况,及时发现档案管理中的放置错误,借阅和归还的自动化操作记录,以及实时发现和报告错误操作,当有人为操作放置档案错误时,可以进行盘库定位错误档案,从而实现档案的智能化管理。
授权专利CN103193050B档案资料定位到本的管理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公开了一种档案资料定位到本的方法和实现的装置,该种方法是以用户首次档案入库时,输入到上位机数据库中的档案位置信息为基础,来定位档案到某一层的某一本。首先控制回转柜运行到某一层,采用激光的方法指示数据库中存储的档案所在这一层的位置,但是对于档案放错或者错拿的情况,该装置和方法都不具备识别功能,还是按照既定的数据库内容进行指示,这样档案管理极易产生混乱,并且该装置和方法不具备全库盘点档案功能,即数据库中所存储的位置没有放置正确的档案,没有办法找到此位置正确的档案放置在哪里,也不知道该档案是否在库。即该种装置和方法虽然定位到本,但是不具备对全部档案操作的实时监测,拿错放错的实时报警,以及对整个档案精确定位到本的档案盘点功能。在大型的档案管理中,还是不能有效的减少档案存放和管理的差错,并且档案存放一旦出现错误,没有办法实时监测和纠正,还是需要人在所有的档案回转柜中查找。这样依然没有解决档案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在库盘点和错误查找功能,因此该档案管理方法和实现装置实际上对大型档案库来说,其档案管理快捷性差、智能化程度低。
授权专利CN100339850C档案自动定位、自动盘点系统,该专利提到了在档案盒上装置电子或电磁标识物,如条形码、IC卡、磁卡等,通过盘点用识别装置、出入库用手持识别装置、借阅同步显示装置、档案管理计算机实现自动查找定位、自动盘点功能。但是该专利没有给出实现查找,定位的装置和装置的具体实现方法,也没有对档案操作的实时监测、拿错放错的实时报警和对在库档案精确定位到本的自动盘点功能,并且该装置适用于普通档案柜,对于档案的自动化管理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依然没有解决管理档案中由于人员的失误,造成的档案存取错误的识别和档案管理功能。
专利申请号CN201410697170.X一种RFID智能档案柜,公开了一种RFID智能档案柜,该档案柜将档案柜分为多个档案放置单元,每个单元放置一个RFID天线和红外指示灯,通过RFID读写器对贴有RFID标签的档案信息进行读取和写入。同时,还可以通过RFID读写器识别档案,并与存储单元内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显示借出的档案,此智能档案柜基于RFID射频技术和普通档案柜的改进,没有一种完备的档案管理方法,没有做到档案精确定位到本,实时监测用户操作、错误实时报警和纠正等功能,并且档案放置单元要根据RFID天线大小固定大小,不能根据档案的厚薄来改变大小。
由于RFID天线属于无线发射射频信号读取RFID标签,很难做到精确定位到每一个档案的存储位置,经常会读取到错误位置,并且RFID标签的性能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急需找到一种能够替代RFID标签的信息存储和识别技术,实现精确定位到本并能够长期保存的技术,而且急需一种能够利用实时精确定位到本装置,实现操作错误实时报警,实时记录用户档案管理和存放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技术的一种精确定位到本、实时盘库的智能选层回转柜,及基于二维码识别的实时监测档案操作的档案管理方法,解决RFID电子标签长期使用性能下降或失效、RFID技术识别位置不精确容易识别错误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尉思,未经李尉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27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包裹存取装置
- 下一篇:基于人脸识别的快递收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