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制过程中更改轧机的轧制目标厚度的装置以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2037.6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潘星俊;李德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POSCO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0 | 分类号: | B21B3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侯婧;钟守期 |
地址: | 韩国庆尚***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制 过程 更改 轧机 目标 厚度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根据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轧制过程中轧机的轧制目标厚度更改装置,其包含:目标厚度设定部,其提供轧制过程中各个轧机的需更改的目标厚度;控制部,其根据在轧机之间的钢板移动速度,追踪在轧机之间移动的钢板厚度之后,在追踪到的厚度更改区间进入相关轧机的进入侧时,根据需更改的目标厚度算出目标厚度更改量,并根据轧机的目标厚度更改量以及进入侧厚度更改量算出各个轧机的上部轧辊以及下部轧辊之间的轧辊间隔调整量;以及驱动部,其根据所述轧辊间隔调整量调节所述各个轧机的上部轧辊以及下部轧辊之间的间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制过程中更改轧机的轧制目标厚度的装置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连续轧钢是指置入一次板坯后连续生产多张板卷的工艺,和轧制一张板坯后生产一个板卷的普通作业方式不同,由于需要连续生产多种厚度的产品,因此需要在轧制过程中更改目标厚度的技术。
更改目标厚度时,如果对厚度的控制不正确,不仅会造成整板的不安定,使操作变得困难,而且更改后由于产生较大的厚度误差,因此会产生厚度品质不良的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第2014-104491号(发明名称:轧制控制装置及轧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维持钢板的安定整板的同时还可生产出具有高品质厚度的钢板,可在轧制过程中更改轧机目标厚度的轧制过程中更改轧机的轧制目标厚度的装置以及方法。
解决课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轧制过程中轧机的轧制目标厚度更改装置,其包含:目标厚度设定部,其提供轧制过程中轧机各自需更改的目标厚度;控制部,其根据在轧机之间的钢板移动速度,追踪在轧机之间移动的钢板厚度之后,在追踪到的厚度更改区间进入相关轧机的进 入侧时,根据需更改的目标厚度算出目标厚度更改量,并根据轧机的目标厚度更改量以及进入侧厚度更改量算出各个轧机的上部轧辊以及下部轧辊之间的轧辊间隔调整量;以及驱动部,其根据所述轧辊间隔调整量调节所述各个轧机的上部轧辊以及下部轧辊之间的间隔。
根据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轧制过程中更改轧制目标厚度的方法,其包含:轧制工作中更改并设定轧机各自的目标厚度的第1阶段;根据轧机之间的钢板移动速度追踪在轧机之间移动的钢板厚度的第2阶段;当厚度更改区间进入到相关轧机的进入侧,根据需更改的目标厚度算出并提供目标厚度更改量的第3阶段;根据所述相关轧机的目标厚度更改量以及进入侧厚度变化量算出轧辊间隔调整量的第4阶段;以及根据所述轧辊间隔调整量调节所述相关轧机的轧辊间隔的第5阶段。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在轧制工作中进一步考虑进入轧机进入侧的钢板厚度变化进而达成目标厚度,因此通过高准确度的厚度控制具备安定的操作和可生产出具有高品质厚度的钢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轧制过程中更改轧机的轧制目标厚度的装置的框图。
图2是表示利用图1更改轧机的轧制目标厚度的一个实施例的图表。
图3是表示在轧机中产生的厚度更改区间到达相关轧机时,厚度更改的执行结果的图表。
图4是表示轧辊间隔、进入侧厚度和轧制荷重之间的关系的示例图。
图5是表示通过轧机的目标厚度更改调整轧机之间的负载分配的实例的图表。
图6是表示利用在本申请发明中公开的式1,F(5)的轧机辊间隔被调整的状态的图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OSCO公司,未经POSCO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2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