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1066.0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0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周礼宽;张孟;张创;王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88 | 分类号: | C09K11/88;H01L33/04;F21S8/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量子点,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核、位于所述核表面的第一壳层,所述核的组成为CdxZn1‐xSeyS1‐y,所述第一壳层的组成为CdzZn1‐zS,0x≤1,0y≤1,0z≤1,所述第一壳层在所述量子点中所占的质量分数范围为30%‐60%,所述量子点的发射峰波长范围为500nm‐650nm。本发明的量子点对蓝光具有更好的吸收,同时保持了较高的量子效率和较窄的半峰宽。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及一种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使用上述量子点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量子点又称为纳米晶体,为粒径通常为1-20纳米之间、并具有晶体结构的材料。由于量子点具有粒子大小可控、分散均匀、激发转化效率高、稳定且光效较高等优异的光学性质,其在显示器件领域已经展示出较大的应用前景。
量子点在显示器件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两种方式,其中光致发光主要是通过蓝光激发包含红光量子点和绿光量子点的量子点层产生三原色,从而得到白光。在光致发光应用中,红光、绿光量子点需要充分吸收用来激发的蓝光才能得到较为纯粹的三原色,否则不仅量子点的用量较大,而且得到的光比较杂,影响显示的效果。所以如何提高红光、绿光量子点对蓝光的吸收能力对量子点在光致发光显示技术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通过提升量子点在高分子材料中的浓度,来增加量子点的用量,从而增加对蓝光的吸收。这不仅增加了量子点的用量,还由于浓度提高导致的更大自吸收影响,也对降低量子点成膜的厚度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量子点,能够提高对蓝光的吸收能力,更好地用于光致发光应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量子点,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核、位于所述核表面的第一壳层,所述核的组成为CdxZn1‐xSeyS1‐y,所述第一壳层的组成为CdzZn1‐zS,0x≤1,0y≤1,0z≤1,所述第一壳层在所述量子点中所占的质量分数范围为30%‐60%,所述量子点的发射峰波长范围为500nm‐650nm。
优选地,0x≤0.5,0.5y≤1,0.5z≤1。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为红光量子点,对450nm激发光的吸收值与自吸收值的比值大于20。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为绿光量子点,对450nm激发光的吸收值与自吸收值的比值大于4。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的量子效率大于80%。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的量子效率大于90%。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的粒径范围为8‐16nm,所述量子点的半峰宽范围为20‐30nm。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壳层表面的第二壳层,所述第二壳层组成为ZnS。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层在所述量子点中所占的质量分数范围为35%‐50%。
优选地,所述核在所述量子点中所占的质量分数范围为40%‐65%。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模块和量子点模块,所述量子点模块包括主体材料和如上所述的量子点,所述量子点均匀的分散在所述主体材料中。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和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1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