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层复合电路线缆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0969.7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7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施东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兴源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18 | 分类号: | C08L27/18;C08L1/28;C08L23/08;C08L91/00;C08K13/02;C08K5/103;C08K3/04;C08K3/34;C08L69/00;C08L55/02;C08L83/04;C08K5/098;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纤维 内层 聚四氟乙烯树脂 电路线缆 三层复合 重量份 套管 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醋酸乙烯共聚物 甘油单硬脂酸酯 苯乙烯共聚物 聚芳酰胺纤维 苯基硅油 电源线路 金属管道 硬脂酸钙 丙烯腈 丁二烯 抗氧剂 氧化钛 增塑剂 粘连 氧化铝 外部 炭黑 乙烯 中层 塑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层复合电路线缆套管,包括内层、外层以及合成纤维层;内层包含以下重量份材料:聚四氟乙烯树脂50‑10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4份、甘油单硬脂酸酯2‑5份、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2‑5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10份、增塑剂1‑2份、抗氧剂0.5‑1份、填料3‑6份、炭黑0.1‑1份;外层包含以下重量份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40‑60份、pc树脂50‑70份、硬脂酸钙8‑10份、苯基硅油10‑15份、氧化铝8‑15份、氧化钛10‑20份;合成纤维层采用聚芳酰胺纤维。本发明在通过内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树脂为主料,与电源线路长时间使用氧化后也不粘连,中层加入合成纤维以及外部采用多种物质制成的塑料强度高,外部不易被破坏,价格也低于金属管道的价格,减少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管,具体是一种三层复合电路线缆套管。
背景技术
在工地施工时,以前电源线路的安装都是明铺设,后来为了美观、安全等原因逐渐改变成暗敷设,但是开始直接埋设在墙壁中的方法在施工时容易造成线路损坏,后期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也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现在就有了改进,一般采用PVC塑料套管或者铜管作为线路的套管,然后埋设在建筑墙体内部,这样就可在施工时保护电源线路,二者因为一个价格低廉;另一个不易压褶,不会损坏线路。但是线路在长时间使用后,电源线外表皮氧化损坏后,会吸附在管道表面,特别是铜管,这样会造成很大的危险隐患,在维修时,易损伤施工人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价格低,防护性能高的三层复合电路线缆套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层复合电路线缆套管,包括内层、外层以及内、外层之间的合成纤维层;
所述内层包含以下重量份材料:
聚四氟乙烯树脂50-10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4份、甘油单硬脂酸酯2-5份、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2-5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10份、增塑剂1-2份、抗氧剂0.5-1份、填料3-6份、炭黑0.1-1份;
所述外层包含以下重量份材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40-60份、pc树脂50-70份、硬脂酸钙8-10份、苯基硅油10-15份、氧化铝8-15份、氧化钛10-20份;
所述合成纤维层采用聚芳酰胺纤维。
优选的,所述内层厚度为0.8-1mm。
优选的,所述外层厚度为1-1.2mm。
优选的,所述合成纤维层为0.2-0.3mm。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采用环氧大豆油。
优选的,所述填料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
碳酸钙5-20份,滑石粉5-20份,云母粉5-2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通过内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树脂为主料,与电源线路长时间使用氧化后也不粘连,中层加入合成纤维以及外部采用多种物质制成的塑料强度高,外部不易被破坏,价格也低于金属管道的价格,减少投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层复合电路线缆套管示意图。
其中,1-内层,2-合成纤维层,3-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兴源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兴源塑料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0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