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方式排放海绵钛生产过程中产生氯化镁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80630.7 | 申请日: | 2016-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8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天生;陶冶;邱建平;刘少民;王长存;廉荣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天赫(唐山)钛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 |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 地址: | 06330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方式 排放 海绵 生产过程 产生 氯化镁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真空方式排放海绵钛生产过程中产生氯化镁的方法,采用真空方式排放海绵钛生产过程中产生氯化镁的装置进行排放,该装置包含真空抬包(1)、钩头秤(2)、真空压力表(3)、氯化镁管一(4)、快速接头一(5)、快速接头二(6)、三向阀门(7)、软连接(8)、连接法兰(12)、氯化镁管二(13),真空抬包(1)上设有真空压力表(3),真空抬包(1)悬挂在钩头秤(2)上;氯化镁管一(4)的一端与真空抬包(1)连通,另一端通过连接法兰(12)与氯化镁管二(13)连通,氯化镁管二(13)插入反应器(9)底部;软连接(8)的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一(5)与真空抬包(1)连接,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二(6)与三向阀门(7)的第一端连接,三向阀门(7)的第二端连接真空管线(11),三向阀门(7)的第三端连通大气;所述反应器(9)设置在还原炉(10)内;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艺步骤:
①真空抬包(1)上设有真空压力表(3),氯化镁管一(4)的一端与真空抬包(1)连通,另一端设有连接法兰(12);
②在排放氯化镁之前,先将还原炉中反应器(9)内的压力降到3-5KPa之间,然后由天车悬挂钩头秤(2)吊起真空抬包(1),将真空抬包吊到还原炉(10)上方;氯化镁管一(4)上的连接法兰(12)与氯化镁管二(13)连接,氯化镁管二(13)插入反应器(9)底部;软连接(8)的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一(5)与真空抬包(1)连接,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二(6)与三向阀门(7)的第一端连接,三向阀门(7)的第二端连接真空管线(11),三向阀门(7)的第三端连通大气;
③将真空管线(11)上的三向阀门(7)转到与真空管线相通的方向,也就是三向阀门(7)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实施对真空抬包(1)抽真空,由于负压作用,反应器内的氯化镁溶液通过氯化镁管二(13)和氯化镁管一(4)进入真空抬包(1);观察钩头秤上数据的变化,当真空抬包(1)内氯化镁溶液的重量达到预定重量时,将三向阀门(7)转到与大气相通的方向,也就是三向阀门(7)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实施对真空抬包(1)内真空状态的破坏,结束还原炉前排放氯化镁的操作;
所述真空抬包(1)内氯化镁溶液的预定重量,根据向反应器投入原料的重量计算出产生氯化镁溶液的重量,该重量即为预定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方式排放海绵钛生产过程中产生氯化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束还原炉前排放氯化镁操作后,拆开与真空抬包(1)连接的氯化镁管二(13)和软连接(8),将装有氯化镁熔体的真空抬包(1)运到有排烟装置的氯化镁排放地点,将氯化镁熔体排放到氯化镁槽中;真空抬包(1)继续下一次排放氯化镁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方式排放海绵钛生产过程中产生氯化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真空抬包(1)容量足够大,结束还原炉前排放氯化镁操作后,运到下一台还原炉前,再次进行炉前排放氯化镁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真空方式排放海绵钛生产过程中产生氯化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有镁电解配套设备,真空抬包(1)运到镁电解厂房直接排放到镁电解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天赫(唐山)钛业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天赫(唐山)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06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