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组合、人工抗原组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76344.3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66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林;孙远明;罗林;杨金易;雷红涛;沈玉栋;王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69/04 | 分类号: | C07C269/04;C07C271/22;C07C271/28;C07K14/77;C07K14/795;C07K16/44;G01N33/577;G01N33/543;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甲酸 半抗原 组合 人工 抗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免疫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组合、人工抗原组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简称EC)或称为尿烷(Urethane),分子式为C3H7NO2,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尤其是酒精饮料中的化学污染物。1943年Nettleship等发现氨基甲酸乙酯可以导致小鼠细胞癌变和肿瘤的形成后,在许多模式动物(大鼠、小鼠、仓鼠和猴子等)试验中都证明了氨基甲酸乙酯的致癌性。197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氨基甲酸乙酯列为2B类的致癌化合物。1993年Cadraney等进一步证实氨基甲酸乙酯可以直接诱发人患肝癌,因此,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进一步将氨基甲酸乙酯的致癌等级由2B提升到了2A。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发酵食品尤其是酒精饮品中陆续检测出氨基甲酸乙酯。由于氨基甲酸乙酯的致癌性,很多国家对酒精饮品中的氨基甲酸乙酯残留都做出严格规定。例如,加拿大早在1985就限定佐餐葡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不得超过30ng/mL,加烈葡萄酒100ng/mL、蒸馏酒150ng/mL、清酒200ng/mL、白兰地400ng/mL。随后,美国、法国、德国等也都设立了相关标准。目前,我国暂未正式制定公布氨基甲酸乙酯限量标准,但食品安全部门已经在认真的考虑中,相信不久将来就会出台相关的氨基甲酸乙酯残留限量标准条例。
目前,国内外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与-质谱等方法,但这些方法样品主要依赖大型仪器、预处理要求高、步骤复杂、需专业人员操作、检测费用高、很难适应许多场合快速检测的需要,在应用上不能广泛推广。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高特异性等优点,越来越被关注。目前尚无免疫检测的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抗原和抗体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氨基甲酸乙酯人工抗原组合。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组合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氨基甲酸乙酯人工抗原组合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氨基甲酸乙酯抗体。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组合,包括免疫半抗原和包被半抗原,免疫半抗原具有式(I)所示分子结构,包被半抗原具有式(Ⅱ)所示分子结构;
式(I);其中m=0~2;
式(Ⅱ);其中:n=1~5。
如上所述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组合对应的人工抗原组合,包括免疫人工抗原和包被人工抗原,免疫人工抗原具有式(Ⅲ)所示分子结构,包被人工抗原具有式(Ⅳ)所示分子结构;
式(Ⅲ),其中m=0~2;
式(Ⅳ),其中n=1~5。
优选地,如上所述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组合的制备方法,免疫半抗原的制备方法为:将焦碳酸二乙酯滴加到具有式(Ⅴ)所示化合物的NaHCO3溶液中,室温搅拌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调酸,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烘干即得;
式(Ⅴ);其中m=0~2;
包被半抗原的制备方法为:将焦碳酸二乙酯滴加到式(Ⅵ)所示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室温搅拌反应过夜,反应完后,旋蒸除去水溶液即得;
式(Ⅵ);其中n=1~5。
更优选地,所述焦碳酸二乙酯与式(Ⅴ)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1,NaHCO3溶液的浓度为0.5~1mol/L。
更优选地,所述焦碳酸二乙酯与式(Ⅵ)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1。
式(Ⅲ)和式(Ⅳ)所述氨基甲酸乙酯人工抗原组合的制备方法,将式(I)所示的免疫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得到免疫人工抗原,将式(Ⅱ)所示的包被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得到包被人工抗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763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