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中枢卧倒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76002.1 | 申请日: | 2016-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7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常语锋;顾晓峰;孙永明;展永兴;于建忠;高兴和;陈晔;倪宏标;吴芳;汪院生;吴小靖;梁庆华;卞新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7/40 | 分类号: | E02B7/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4 | 代理人: | 张清芳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中枢 卧倒 结构 | ||
1.一种平面中枢卧倒门结构,包括闸门本体(1),所述闸门本体(1)至少包括设置于第一闸室边墩(2)侧的支铰侧(11)、以支铰侧为转动轴心线的可动侧(12),所述可动侧(12)通过锁定机构(3)止动于第二闸室边墩(4),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铰侧(11)的底部和/或顶部设有定轮支铰(5),所述定轮支铰(5)包括连接于闸门本体(1)的主轴(53),所述主轴(53)凸出于闸门本体(1)的部分上设有可动式主滚轮(51),所述主滚轮(51)的外周面上设有铰座结构(52),用于锁紧和放松主滚轮(51),所述铰座结构(52)与第一闸室边墩(2)连接在一起并形成滑槽;
其中,所述铰座结构(52)包括紧贴主滚轮(51)外周面的定位板(521),所述定位板(521)上连接有一L型锁接板(522)的一个L段,在该L段下方设有一限位块(526),所述L型锁接板(522)的另一L段处设有止水结构(523),L型锁接板(522)位于定位板(521)处的L段上设有工字型块(525),所述工字型块(525)的一个腿端固接定位板(521),另一个腿端上设有L型连接板(524),所述L型连接板(524)的一个L段与工字型块(525)固接,另一个L段与L型锁接板(522)固接;
其中,所述主轴(53)与主滚轮(51)的转动副处设有轴衬套(54),主滚轮(51)两个轴向侧面上设有轴端挡板(55),所述轴端挡板(55)通过沉头螺钉(56)固接主滚轮(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中枢卧倒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型块(525)和L型连接板(524)设置于L型锁接板(522)的两个L段包围的内侧面上,构成内侧支撑结构及止水踏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中枢卧倒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本体(1)的背面还设有支臂驱动机构(6),用于推/拉动闸门本体(1)的可动侧(12)绕支铰侧(11)转动,所述支臂驱动机构(6)包括两条一端铰接在一起并成一定角度的第一臂梁(61)和第二臂梁(62),所述第一臂梁(61)和第二臂梁(6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闸门本体(1)的背面,第一臂梁(61)和第二臂梁(62)的共同铰接端上铰接一液压缸(64)的缸杆,所述液压缸(64)的缸体铰接在第一闸室边墩(2)或第二闸室边墩(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中枢卧倒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梁(61)和第二臂梁(62)之间设有连接梁架(63),所述连接梁架(63)由四条梁组成,其中三条梁两两铰接组成一个三角形梁架,该三角形梁架的三个铰接点分别连接闸门本体(1)背面、第一臂梁(61)和第二臂梁(62),第四条梁与三角形梁架中的一条梁、以及第一臂梁(61)或第二臂梁(62)的一段之间组成另一个三角形梁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中枢卧倒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闸室边墩(2)和第二闸室边墩(4)之间设有闸门支架(7),所述闸门支架(7)一侧端与闸门本体(1)上的支铰侧(11)重合,闸门本体(1)闭合时,闸门支架(7)另一侧端与闸门本体(1)的可动侧(12)重合,所述闸门支架(7)上设有滑轨结构或滑槽结构,闸门本体(1)通过滑轨结构或滑槽结构与闸门支架(7)形成可相对滑动结构,用于在检修时,解除铰座结构(52)后,闸门本体(1)沿闸门支架(7)的滑轨结构或滑槽结构吊出闸室进行陆上检修与养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760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