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质子导体陶瓷膜的自循环氚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71119.0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51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宜灿;季翔;蒋洁琼;王超;王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B1/15 | 分类号: | G21B1/15;G21B1/19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质子 导体 陶瓷膜 循环 系统 | ||
1.一种基于质子导体陶瓷膜的自循环氚靶系统,包括:氚水供给系统(1)、氚水电离及氚离子传导系统(4)、外接电源(3)、氚回收净化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氚水电离及氚离子传导系统(4)处于真空腔内;所述氚水电离及氚离子传导系统(4)包括阴极(6)、质子导体电解质(7)和阳极(8),所述质子导体电解质(7)在阴极(6)和阳极(8)之间;外接电源(3)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氚水电离及氚离子传导系统(4)的阳极(8)和阴极(6)连接;氚水供给系统(1)、氚回收净化系统(2)分别与氚水电离及氚离子传导系统(4)密封连接,氚回收净化系统(2)与氚水供给系统(1)密封连接,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当启动自循环氚靶系统时,氚水由氚水供给系统(1)以一定的流速进入氚水电离及氚离子传导系统(4)并渗透至阳极(8),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氚水电离产生的氚离子通过质子导体电解质(7)进行迁移,其中,质子导体电解质(7)为致密的氧化物陶瓷固体电解质,阳极(8)和阴极(6)均为多孔电极,而阳极电解产生的氧气通过透氧膜从氧气出口(5)释放并收集;在电场的作用下,氚离子通过质子导体电解质(7),迁移至质子导体电解质(7)与阴极(6)界面;氚离子在阴极(6)侧得到电子被还原为氚原子,通过多孔结构扩散至阴极(6)表面并遭遇氘束流的轰击发生氘氚聚变;而阴极(6)表面未参与聚变反应的氚原子结合为氢气,脱离电极并被真空装置被抽入氚回收净化系统(2),并在此处经过高温氧化铜再度还原为氚水,氚水收集循环回氚水供给系统(1)继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711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