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力控制虹吸式全自动旋流沉淀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65970.2 | 申请日: | 2016-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10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龙;翟计红;吴国华;薛林海;陈为民;王明智;陈育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26 | 分类号: | B01D21/26;B01D21/30;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津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2220 | 代理人: | 梁军 |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控制 虹吸 全自动 沉淀 装置 | ||
1.一种水力控制虹吸式全自动旋流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的虹吸装置、中部的旋流沉淀装置和底部的水力控制装置;
所述虹吸装置包括虹吸储水槽、出水槽、出水管、可调式堰板、虹吸空气倒U型管、延时电磁控制阀、渐扩式半圆形虹吸罩和虹吸下降管,出水槽焊接于虹吸储水槽的外侧,之间有可调式堰板间隔,经沉淀后水体由虹吸储水槽越过可调式堰板至出水槽,顺着出水槽下部出水管流出;渐扩式半圆形虹吸罩位于虹吸储水槽中央,虹吸下降管之上,虹吸下降管垂直穿过旋流沉淀装置直至底部存水箱中,渐扩式半圆形虹吸罩顶部开孔连接虹吸空气倒U型管,两者之间设置有延时电磁控制阀,渐扩式半圆形虹吸罩与旋流沉淀装置中的圆筒体直接相连;
所述旋流沉淀装置包括进水管、封闭底板、倒圆锥体、圆筒体、导向螺旋片、钟罩形喇叭口、转动叶轮、传动轴和排泥管,原水通过旋流沉淀装置底部进水管进入倒圆锥体,导向螺旋片安装于旋流沉淀装置内部,固定于中间部位的传动轴上,传动轴下部安装有单向的转动叶轮,虹吸下降管出口位于转动叶轮上方,当虹吸开启后,虹吸下降管水流可以推动转动叶轮转动,转动叶轮带动导向螺旋片旋转辅助固液分离;旋流沉淀装置通过支架垂直固定于底部的水力控制装置之上;
所述水力控制装置内包括底部存水箱、浮球控制排泥阀、排泥放空管、溢流管、泄水管、浮球式泄水控制瓣、进出水控制阀,底部存水箱由锥形和圆筒形结构组合而成,锥形与圆筒形连接处有开孔,开孔内侧安装有浮球式泄水控制瓣,外侧连接有泄水管,泄水管与外部联通;进水管与排泥管分别横穿底部存水箱的圆筒形结构,进水管由进水控制阀控制,排泥管设置有浮球控制排泥阀,位于底部存水箱内,底部存水箱顶部设置有溢流管,溢流管与外部联通,当水力控制装置中的浮球控制排泥阀发生故障时,溢流管可防止水位上升淹没破坏水力控制装置的情况发生;溢流管以及排泥管通过管件连接在排泥放空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控制虹吸式全自动旋流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下降管为竖直的管子,上部位于渐扩式半圆形虹吸罩内部,下部直通至底部存水箱中,出口与转动叶轮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控制虹吸式全自动旋流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螺旋片为逆时针单向布置,固定于旋流沉淀装置中心固定的传动轴上,盘旋上升直至顶部,与圆筒体和倒圆锥体的外壁均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控制虹吸式全自动旋流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底部与转动叶轮固定式连接,转动叶轮转向与导向螺旋片布置方向一致,转动叶轮上部罩有固定式钟罩形喇叭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控制虹吸式全自动旋流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控制装置包括浮球控制排泥阀和浮球式泄水控制瓣,浮球控制排泥阀和浮球式泄水控制瓣各自有连杆分别连接浮球,浮球漂浮于底部存水箱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控制虹吸式全自动旋流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堰板锚固于虹吸储水槽四周,与虹吸储水槽顶部留有空隙,可调式堰板可以上下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控制虹吸式全自动旋流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控制虹吸式全自动旋流沉淀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上部为圆套筒形结构,下部为倒圆锥体套筒结构,倒圆锥体套筒底部有封闭底板固定于底部存水箱的中心部位,隔绝旋流沉淀装置与底部存水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659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温溅射沉积柔性AZO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制动鼓的材料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