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头推动组件和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64300.9 | 申请日: | 2016-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1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8 | 分类号: | H01H50/5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荣岗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动 组件 电磁 继电器 | ||
一种触头推动组件,包括:绝缘支架;推动杆,以可沿其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绝缘支架移动但不可与所述绝缘支架分离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绝缘支架;动触头,固定地安装在所述绝缘支架上;和弹簧,设置在所述推动杆和所述绝缘支架之间。所述弹簧适于在所述推动杆的推压下向所述动触头施加弹性推力,使得所述动触头与对应的静触头弹性电接触。在本发明中,动触头固定地安装在绝缘支架上,因此,绝缘支架不会相对于动触头移动。因此,当动触头与静触头发生熔焊时,绝缘支架上的辅助触头驱动部的位置不会发生移动,从而保证辅助触点系统依然处于闭合状态,这样,辅助触点系统能够继续检测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熔焊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头推动组件以及包括该触头推动组件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磁继电器(或称为电磁接触器)一般包括主触点系统和驱动主触点系统的电磁系统。主触点系统主要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电磁系统主要包括金属推动杆和适于驱动金属推动杆移动的电磁线圈。金属推动杆用于推动动触头,以便使动触头与静触头电接触。
在现有技术中,在不考虑金属推动杆与动触头之间的绝缘的情况下,金属推动杆可以与动触头直接配合。但在要求金属推动杆与动触头之间相互绝缘时,则需要提供一个塑胶支架。在现有技术中,推动杆一般固定地连接至塑胶支架,不可相对于塑胶支架移动。动触头和给动触头提供弹性接触力的动触头弹簧一起安装在塑胶支架中,这使得动触头与塑胶支架之间存在相对运动。
在现有技术中,在动触头与静触头电接触的过程中,一般需要产生一个超行程。当动触头与静触头发生熔焊时,动触头就不能与静触头正常分离,此时,如果电磁线圈失电时,施加在金属推动杆上的驱动力就会消失,此时,弹簧就会推动塑胶支架和金属推动杆相对于动触头移动,这会导致设置在塑胶支架上的适于驱动辅助触头的驱动部的位置发生移动,从而导致辅助触点系统被断开,从而不能再检测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熔焊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头推动组件,包括:绝缘支架;推动杆,以可沿其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绝缘支架移动但不可与所述绝缘支架分离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绝缘支架;动触头,固定地安装在所述绝缘支架上;和弹簧,设置在所述推动杆和所述绝缘支架之间。所述弹簧适于在所述推动杆的推压下向所述动触头施加弹性推力,使得所述动触头与对应的静触头弹性电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绝缘支架上形成有一个装配孔,所述推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装配孔,并且在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上安装有一个止动件,以防止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从所述装配孔中拉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上形成有一个卡槽,所述止动件为适于卡持在所述卡槽中的卡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装配孔的直径等于或稍大于所述推动杆的直径,使得所述推动杆可在所述装配孔中沿其轴向方向移动;所述装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卡环的直径,使得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不能从所述装配孔中拉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簧适于被直接挤压在所述卡环和所述绝缘支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触头推动组件还包括套装在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上的垫片,所述垫片抵靠在所述卡环上;并且所述弹簧适于被直接挤压在所述垫片和所述绝缘支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支架包括:基部;支撑部,与所述基部隔开预定间距;和连接部,将所述支撑部连接至所述基部。所述装配孔形成在所述支撑部上,并且所述弹簧被容纳在由所述基部、支撑部和连接部限定的容纳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支撑部为圆形板,并且所述圆形板与所述基部的底面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64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降式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全彩COB显示屏灯珠封装焊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