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玻璃干挂施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658176.5 | 申请日: | 2016-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4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3/23 | 分类号: | E04F13/23;E04G2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9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玻璃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干挂施工工艺,具体为一种室内玻璃干挂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因受限于玻璃易碎、脆性大的特性,目前室内玻璃安装方法只有胶粘法(龙骨暗藏)和明框龙骨固定两种方法。胶粘法对结构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且受安装方法的限制对施工环境的要求也很高,且不允许存在交叉作业(即玻璃施工过程中不能有妨碍其施工的因素存在)。明框龙骨的安装方法虽然高效、安全和稳定,但是此种方法直接影响美观,对装饰的最终的效果影响较大,且室内装饰不需要太多的金属龙骨出现,否则给人不舒适、不美观、不和谐的印象以及感受。
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施工方法,以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玻璃干挂施工工艺,可以有效解决实际应用中室内玻璃安装胶粘法对结构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且受安装方法的限制对施工环境的要求也很高,且不允许存在交叉作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玻璃干挂施工工艺,包括材料有:6mm面层玻璃、12mm内层钢化玻璃、玻璃结构胶、特制玻璃吊挂码、第一柔性胶垫、特制镀锌挂码、调平小螺母、M10螺母、第二柔性胶垫、特制镀锌固定码、M8固定螺栓与螺帽和L50镀锌角钢,安装涉及到四大模块,分别为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和模块四,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一包含上述6mm面层玻璃、12mm内层钢化玻璃、玻璃结构胶、特制玻璃吊挂码和第一柔性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二包含上述特制镀锌挂码、调平小螺母和M10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三包含上述第二柔性胶垫、特制镀锌固定码和M8固定螺栓与螺帽。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四包含上述L50镀锌角钢。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室内玻璃干挂施工工艺,采用胶粘法和龙骨构件固定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不仅施工简便、快捷而且不易对玻璃造成破坏。且加工方法简单易行,从经济性和安装效率上看有着较大的优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室内玻璃干挂施工工艺的安装完成后立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室内玻璃干挂施工工艺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室内玻璃干挂施工工艺的构件节点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室内玻璃干挂施工工艺的安装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室内玻璃干挂施工工艺的模块组成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室内玻璃干挂施工工艺的模块安装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室内玻璃干挂施工工艺的组装完成三维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室内玻璃干挂施工工艺的构件编号一览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8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玻璃干挂施工工艺,包括材料有:6mm面层玻璃、12mm内层钢化玻璃、玻璃结构胶、特制玻璃吊挂码、第一柔性胶垫、特制镀锌挂码、调平小螺母、M10螺母、第二柔性胶垫、特制镀锌固定码、M8固定螺栓与螺帽和L50镀锌角钢,安装涉及到四大模块,分别为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和模块四,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模块一包含上述6mm面层玻璃、12mm内层钢化玻璃、玻璃结构胶、特制玻璃吊挂码和第一柔性胶垫,本模块需在工厂加工并组装完成(组装方式详见图5的模块一)。首先将12mm底层玻璃根据上述要求做好开孔,然后将第一柔性胶垫和特制玻璃挂码固定在12mm钢化玻璃开孔处(此处固定需牢固、连接稳定)完成后通过满打玻璃结构胶将6mm面层玻璃和12mm钢化玻璃进行粘接。粘接的工艺需采用夹胶玻璃生产工艺,此种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且性能稳定,不会造成粘贴层脱落,出现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58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