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皱肋文蛤人工育苗过程中的暂养育肥和催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55356.8 | 申请日: | 201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8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游出超;谢达;苏琼;曾梦清;刘海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 |
代理公司: | 北海市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5 | 代理人: | 黄曦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蛤 人工 育苗 过程 中的 养育 催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皱肋文蛤人工育苗过程中的暂养育肥和催产方法,属于海洋水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皱肋文蛤(Meretrix lyrata),又名越南文蛤、琴文蛤,隶属帘蛤科(Veneridae),文蛤属(Meretrix)。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广西和广东,以及越南和菲律宾,是潮间带中低潮区典型的埋栖型双壳经济贝类。由于该贝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鲜美,因此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价格一路攀升,依靠进口天然种苗养殖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近十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该贝对温度和盐度有较强的适应性、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鲜美,很受消费者、养殖者的欢迎,已成为越南等国家、地区贝类首要养殖品种,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海域具有规模化养殖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新兴品种。皱肋文蛤天然种苗匮乏和人工育苗技术尚未成熟,影响了该贝类的产业化进程。皱肋文蛤亲贝在暂养阶段经常会出现不产卵或是暂养期间大量死亡,或是产卵量大导致畸形率高,这种情况对皱肋文蛤育苗生产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皱肋文蛤亲贝培育阶段育肥和催产从而得到优质种苗,在传统皱肋文蛤育苗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进而更高效人工培育皱肋文蛤苗种。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皱肋文蛤人工育苗过程中的暂养育肥和催产方法:
(1)育苗池的准备:皱肋文蛤亲贝培育池4.2m×3.8m,池深1.2m,配备充氧设施和进排水系统,池壁和池底表面刷水产专用环保漆,每池并排架设能凌驾池沿的竹竿4根;
(2)亲贝培育筐的放置:将 60cm×45 cm×15 cm长方形透气漏水塑料筐四角用细绳悬吊固定在竹竿上,要求置于塑料框中的亲贝没入池中0.2-0.5m,每隔0.5m悬吊一筐;
(3)亲贝入池:皱肋文蛤亲贝放入池前,用20ppmg高锰酸钾对全池进行消毒,在放入池前一天加入新鲜的砂滤海水,泵抽单胞藻饵料20-30×104cell/ml水色偏绿即可,剔除壳破损、壳口张开、有异味等不佳亲贝,挑选个体体长大于4cm的亲贝,然后用5ppm高锰酸钾浸泡15分钟即放入塑料框中;
(4)培育管理:每日上午需倒池一次,倒入新池前,剔除不佳亲贝,清洗消毒亲贝和塑料筐, 5ppm高锰酸钾浸泡15分钟,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将亲贝置于塑料筐中,用砂滤海水进行流水刺激10-20分钟,再将亲贝放入0.15‰-0.25‰的氨海水中浸泡,再放入新的带有单胞藻饵料的培育池,每日观察是否有产卵,如果有产卵且产卵密度到达2-5cell/ml,须及时转移亲贝到新池;
所述充氧设施指的是罗茨鼓风机,充氧要求每平米布置5-10个气石,充气状态为海水呈微沸腾状,所述进排水是指砂滤海水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在对角位置各一个;
所述砂滤海水是指从自然海区抽取的经过三级砂滤的海水,盐度28‰-35‰,pH值8.0~8.5,溶解氧大于4mg/l,COD小于1mg/l,氨氮小于0.6mg/l;
所述单胞藻饵料是指通过引种、保种后人工扩大培养采收的亚心型扁藻、小球藻、等边金藻、叉等边金藻或牟氏角毛藻的一种或任意组合的含藻液体;
所述氨海水是用含NH3 25%-28%分析纯氨水与过滤海水按砂滤海水浓度配置。
本发明采用工厂化养殖人工培育的方式,研究了皱肋文蛤人工育苗亲贝培育阶段育肥和催产的方法,通过消毒、提供单胞藻饵料、流水刺激使得皱肋文蛤产生优质受精卵,经培育后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皱肋文蛤苗种,为该贝类种苗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推进皱肋文蛤在我国南方海域规模化养殖产业化进程,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2013年5月6日,从北海玻璃厂贝类销售基地收购皱肋文蛤亲贝200斤,以下是本发明方法在该批亲贝上的实时情况。
(1)育苗池的准备:皱肋文蛤亲贝培育池4.2m×3.8m,池深1.2m,每池架设能凌驾池沿的竹竿4根。
(2)亲贝培育筐的放置:将 60cm×45 cm×15 cm长方形透气漏水聚乙烯塑料筐四角用细绳悬吊固定在竹竿上,悬吊高度根据培育水体高度调节,总体要求是要求培育亲贝没入池中0.2m即可,隔0.5m悬吊一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553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口革囊星虫的人工催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升育肥猪肉质风味的饲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