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升降的用于一期颅骨修补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38778.4 | 申请日: | 2016-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75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 发明(设计)人: | 任明亮;梁鸿;徐伦山;许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李向英 |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用于 一期 颅骨 修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可升降的用于一期颅骨修补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去骨瓣减压是颅脑创伤、脑出血、大面积脑梗塞等原因造成的恶性颅内压增高的主要的治疗措施,是抢救生命的一种手术方法,去骨瓣后,常规扩大减张缝合硬膜,然后缝合皮下、头皮,皮肤具有延展性、去除硬性颅骨后由此可获得空间为15.9cm3~347.4cm3,平均73.6cm3,通过增加颅内代偿空间,降低颅内压,恢复脑血流灌注,可以有效保护脑组织,可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但是去骨瓣减压造成颅骨的缺损可以造成以下损害:1)局部脑组织失去了骨性屏障保护,易造成再次颅脑损伤;2)较长时间的颅骨缺损,易引起头痛、头晕、恐惧、缺损区不适等综合症;3)不美观,不同程度的会影响患者的社会活动。术后择期再作颅骨修补术,病人需再次承受手术的痛苦和危险。颅骨修补需要在缺损处原位再次切开头皮,修补材料覆盖缺损处、固定,最后缝合头皮切口,手术难免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创伤,以及相应手术的风险。
考虑到缺损原位再次手术的风险、尤其是感染的风险,以及患者的耐受能力,目前颅骨修补一般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后进行。而早期修补缺损对患者是有好处的,原因如下:1)伤后1~3个月是神经功能回复最快的时期,尽早修复颅腔的完整性是促进神经功能进一步恢复的先决条件,既能改善局部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又能解除大气压对缺损区脑组织的压迫;2)可以预防或治疗去骨瓣减压造成的硬膜下积液、脑积水等并发症;3)早期修补可防止缺损区脑组织机构变形、产生继发性萎缩、囊变、脑穿通畸形形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升降的用于一期颅骨修补的装置,手术简单、安全,耗时较短,既能使修补材料能够一定程度升起、打开从而保证充分的减压,脑水肿消退后又能及时地关闭保护和封闭颅腔,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和风险,节省手术费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升降的用于一期颅骨修补的装置,包括两块一端相接触、且可相对移动的修补板,两所述修补板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升降装置与颅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颅骨连接的第一合页片、与修补板连接的第三合页片和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合页片铰接的第二合页片,还包括可用于将修补板与颅骨固定在一起的固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合页片上开有可使第二合页片转动嵌合的嵌合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合页片包括分别位于嵌合槽两端、且与第一合页片铰接的第一、二片体,所述第三合页片设置在第一、二片体之间,且与第一、二片体同轴铰接,第三合页片的宽度大于第二合页片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为按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合页片的宽度为1~1.5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可升降的用于一期颅骨修补的装置,包括两块一端相接触、且可相对移动的修补板,两所述修补板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升降装置与颅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颅骨连接的第一合页片、与修补板连接的第三合页片和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合页片铰接的第二合页片,还包括可用于将修补板与颅骨固定在一起的固定装置。使用本发明的颅骨修补装置,手术简单、安全,耗时较短,既能使修补材料能够一定程度升起、打开从而保证充分的减压,脑水肿消退后又能及时地关闭保护和封闭颅腔,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和风险,节省手术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升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387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