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层钢结构框架梁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35434.8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5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4 | 分类号: | E04C3/04;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钢结构 框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层钢结构框架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层(或有造型的市政工程)钢结构框架梁、柱安装常规施工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1、利用外爬梯自地面到达平台钢梁安装位置,然后再通过现场条件利用钢结构材料焊接的方式搭设安装节点位置的施工操作平台,从而进行安装口位置的栓接,焊接或栓焊作业;
2、利用作业吊车吊装吊笼的方式进行安装口位置栓焊作业;
3、利用登高车定位顶升吊笼方式进行安装口位置的栓焊作业;
4、利用钢管搭设脚手架操作平台的方法进行安装口位置的栓焊作业;
5、利用活动脚手架定位搭设操作平台进行安装口位置的栓焊作业;
以上这五种方法在一些复杂环境工程中是有局限性的,无法满足施工条件或施工成本过大不建议采取,就其原因分别分析如下:
第一种方法安排施工人员在安装施工位置利用角钢、钢管及其木跳板搭设操作台,这一点搭设本身是在高空进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及其风险,而且材料需要量一定不会少,如果选取隔层反复拆除使用几乎是不可能,原因是通常在钢结构施工当中往往节点的处理工作很慢(包括节点的栓焊施工→检查报验→打磨补漆等工序),而钢结构安装进度却很快,这就需要大量的材料进行不断搭设操作平台。更何况操作平台的搭设也需要在保护母材的前提下进行拆除,且对于切除焊点位置需要打磨除锈处理→涂装处理很麻烦,最终所用材料几乎无法二次使用(尺寸太短),只能废旧处理,成本高且不经济,这种方案一般不建议选取;
第二种方法楼板承受力需要满足吊车动荷载要求,对于一些特殊工程环境的楼层设计原本就没有考虑到吊车动荷载承载力所产生的因素,这样情况吊车也是没有用武之地,更何况成本太高建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
第三种方法楼板承受力需要满足登高车动荷载要求,对于一些特殊工程环境楼层设计原本就没有考虑到登高车动荷载承载力因素,这样登高车也是没有用武之地,即使荷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而对于一些特殊区域登高车的最大顶升高度及位置也是无法达到,更何况成本太高建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
第四种方法搭设钢结构管脚手架来完成施工任务,这一点搭设脚手架本身受到高度及安全的施工限制要求,施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即存在两种方案:方案一脚手架自地面开始搭设到施工位置受到高度的限制,工程量太大,且每个节点均需要搭设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方案二在安装位置通过悬挑方法搭设小范围操作平台存在高空施工的安全隐患及危险;上述这两种方案脚手架均需要搭设也需要拆除,而且是定点唯一搭设,工程量极大,成本高且不经济,这种方案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
第五种方法搭设活动脚手架来完成施工任务,虽然该方案可以解决一些低层节点的施工难题,但搭设活动脚手架存在三点难题是不可忽略的:其一搭设活动脚手架在施工高度方面是有一定限制的,对于超过规范限制的高度是无法满足施工的;其二搭设活动脚手架本身施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及风险,也受到安全的施工限制;其三搭设活动脚手架作业环境是地面平整且有一定的荷载要求,而通常钢结构框架是先于楼板平台施工,这样活动脚手架就不能逐层到位,施工受到一定限制,这种方案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快捷,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的高层钢结构框架梁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层钢结构框架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钢结构施工顺序框架钢梁安装就位;
步骤2,利用吊装机械将过桥移动至安装就位相对的一组钢梁的一个连接端点部位;
步骤3,过桥吊装到位:
步骤4,施工人员便利用直爬梯由地面或某层平台位置爬上至该过桥进行连接点位的施工作业:栓接,焊接或栓焊处理作业;
步骤5,钢梁的一个连接端点部位的施工作业完毕,利用吊装机械将过桥移动至安装就位相对的该组钢梁另一端的连接端点部位,进行施工作业;
步骤6,全部钢梁作业施工完毕,利用吊装机械将过桥吊离钢梁,放置在地面。
所述过桥制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适合工程的过桥框架;
第二步,在过桥框架表面铺设平台板;
第三步,过桥平台上加工安装栏杆及其踢脚板;
第四步,过桥平台上、下位置制作安装直爬梯。
所述过桥框架上左右对称设置有2组吊装吊耳。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35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挤塑式墙板
- 下一篇:一种钢管柱(墙)混凝土顶升挤密成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