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频有芯感应整体浇注熔锌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35007.X | 申请日: | 2016-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8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冯知明;黄其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郁南县永光电池材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14;F27B14/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谢静娜 |
地址: | 5271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锌环 整体浇注 感应体 熔锌炉 工频 炉体 反射炉 熔化 半封闭式 金属损耗 炉体内壁 位于炉体 轴向截面 传统的 喇叭形 炉壁 外壁 锌料 回收率 烟尘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频有芯感应整体浇注熔锌炉,包括炉体和感应体,炉体外周围均匀分布有多个感应体,炉体的炉壁上设有锌环口,并通过锌环口与感应体连接,锌环口的轴向截面呈喇叭形,锌环口上位于炉体内壁一端的直径大于位于炉体外壁一端的直径。本工频有芯感应整体浇注熔锌炉相对于传统的半封闭式反射炉,其熔化效率高,金属损耗小,锌料的回收率比传统反射炉高出至少2个百分点,且基本不产生烟尘,环境污染小,可实现清洁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锌材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频有芯感应整体浇注熔锌炉。
背景技术
金属熔铸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工业,但其烟尘污染也是极为严重的,金属熔铸企业在熔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加上熔铸温度高,金属本身在高温下也会燃烧、挥发,不但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
目前,生产电池锌饼的厂家多数采用半封闭式反射炉,采用柴油作为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热能进行熔锌,反射炉采用半封闭式结构,浪费热能,据统计,制造每吨成品锌饼需用柴油32公斤,能耗相当大。另外,反射炉还存在以下缺点:(1)炉膛锌液温度难以控制,炉膛内各处温度也不均匀;(2)金属容易烧焦、燃烧、氧化、成品率低、金属损耗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3)不保温、能耗大;(4)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因此,研究探索一套能耗低、烟尘排放小的熔铸设备,对熔铸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频有芯感应整体浇注熔锌炉,该熔锌炉的熔化效率高,金属损耗小,且环境污染小,可实现清洁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频有芯感应整体浇注熔锌炉,包括炉体和感应体,炉体外周围均匀分布有多个感应体,炉体的炉壁上设有锌环口,并通过锌环口与感应体连接,锌环口的轴向截面呈喇叭形,锌环口上位于炉体内壁一端的直径大于位于炉体外壁一端的直径。
所述炉体包括炉盖、炉壁和隔墙,炉壁内部为炉膛,炉盖设于炉膛上方,隔墙设于炉壁内,并将炉壁内部的空间分隔为熔炼区和铸造区,隔墙底部设有潜流口,熔炼区和铸造区之间通过潜流口连通;熔炼区一侧的炉壁上设有锌料入口,铸造区一侧的炉壁上设有锌料出口。其中,锌料在熔炼区内熔化后,比重较大的固体杂质沉淀于熔炼区底部,较重较小的杂质漂浮于熔炼区上部,使较为纯净的锌料从潜流口流入铸造区,由铸造区的锌料出口流出并成型,从而提高锌饼的纯度和质量。
所述炉壁包括相连接的炉壁底部和炉壁上部,炉壁底部是采用耐火材料整体浇注形成的一体式结构,炉壁上部是采用砖块堆砌形成的墙体结构,锌料出口和锌料入口均位于炉壁底部上。其中,耐火材料可采用市面通用的耐火材料即可。
所述隔墙包括相连接的隔墙上组成部和隔墙下组成部,隔墙上组成部是采用砖块堆砌形成的墙体结构,隔墙下组成部是采用耐火材料浇注形成的一体式结构,潜流口位于隔墙下组成部上。其中,耐火材料可采用市面通用的耐火材料即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炉壁底部和炉壁上部的连接处还设有充氮口,充氮口处设有充氮管,充氮管外接供气机构,充氮管的末端伸入熔炼区中。在锌料熔炼过程中,通过充氮管向炉膛内冲入氮气,一方面可以防止锌料被氧化,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带走熔炼区内的水分及其他杂质气体,起到除杂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感应体与炉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法兰式连接。该方式是在感应体和炉体的连接处,分别在感应体和炉体上设置法兰盘,两个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锁紧固定。该方式可以实现感应体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当单个感应体出现故障时,可以实现快速更换感应体,使熔锌炉保持不间断的工作,从而提高其生产效率。
所述感应体包括铁芯、初级线圈、熔体流道和支撑本体,支撑本体中部设有铁芯,铁芯外周设置初级线圈,初级线圈外周设置熔体流道,熔体流道与炉壁上的锌环口连通,熔体流道内的锌料形成二级线圈。炉壁上对应于支撑本体的位置上设有两个锌环口,两个锌环口分别与熔体流道的入口和出口连通,形成内八字形结构,使熔体流道内稳定地进行单向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郁南县永光电池材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郁南县永光电池材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35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