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透光膜涂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33448.6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0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健;陈明源;丁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4/02 | 分类号: | C09D4/02;C09D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膜 抗静电 聚乙氧基 可聚合 鎓盐 丙烯酸酯低聚物 可聚合丙烯酸酯 丙烯酸酯单体 永久性抗静电 表面保护膜 涂料组合物 导电性能 光引发剂 离子导电 聚合物 低静电 低聚物 链段 配位 嵌段 撕除 涂料 应用 网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静电透光膜涂料组合物包含: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可聚合型鎓盐,光引发剂,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含有聚乙氧基链段。该组合物制成抗静电透光膜是利用嵌段大分子聚乙氧基基团的聚合物与可聚合型鎓盐配位在透光膜内部形成离子导电网络,从而达到导电性能,该方法具有优异的永久性抗静电效果,且在撕除透光膜表面保护膜后仍能保持低静电压。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抗静电透光膜涂料,具体涉及透光膜涂料的组分及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产业化的进行,在各种电子和电气设备、信息通信领域直至一般生活用品的广泛领域中,由静电产生损害的问题正在增加。因此,在这些设备和工业场所的抗静电已成为重要课题。所谓抗静电性是指使积蓄在绝缘体表面的电荷通过适当方法进行放电的性质。为了提高抗静电性,可形成抗静电层以使积蓄在产品表面的电荷放电。特别是在显示器加工的工序中,因静电吸附的作用,透光膜上易于附着杂质和尘土,从而在显示器上留下白点和黑点等光学缺陷,而且,由于这些工序中会发生放电,若在这些工序中使用有机溶剂,则有时会增加着火和火灾的危险。另外,显示中存在很多精密电气和电子部件材料,组装时静电过大时,会引起对部件产生损害,所以赋予透光膜以抗静电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透光膜表面经过抗静电处理,在组装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会有异物吸附于制品上,造成良率下降,为提升良率,通常抗静电透光膜在使用前,都使用保护膜对其进行保护,在使用时撕去。
传统的抗静电透光膜为保证透光率,大多使用迁移性大分子有机抗静电剂处理,其抗静电来源于透光膜表面排列的抗静电剂,由于保护膜胶层对透光膜层表面抗静电剂的作用,在撕膜后,表面抗静电剂容易失去效果,导致撕膜的静电很大,电压很高,起不到保护作用。
据报道有使用本体导电的物质添加入透光膜的透光膜,可向形成透光膜的 组分中加入例如纳米银、ITO、ATO、碳纳米管、碳纤维、改性导电高分子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等。但是,这种向透光膜中加入本体导电的物质的方法除了经济方面不利外,还有难以获得充分的加工性能和高亮度的限制。
据报道使用抗静电保护膜来提供撕膜后的抗静电问题,但通常这些抗静电保护膜中使用的抗静电剂与本文上诉介绍的抗静电剂并无区别,存在贴膜后抗静电剂的迁移问题,导致抗静电失效,另如果是使用本体导电物质作为抗静电剂,其在撕膜后,由于透光膜的抗静电差,也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抗静电透光膜涂料,解决用于形成的透光膜在一撕除保护膜后能够保持低静电压。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撕保护膜后保持低静电压的透光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静电透光膜涂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组合物:
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所述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含有聚乙氧基链段;
丙烯酸酯单体;
可聚合型鎓盐;以及
光引发。
进一步地,所述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中聚乙氧基链段占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的百分含量不低于20。
进一步地,所述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含量占整个组合物重量百分含量的范围为30wt%—50wt%。
进一步地,所述可聚合丙烯酸酯低聚物的数均分子量选自200‐4000。
进一步地,所述可聚合型鎓盐结构如下:
RnJH4‐x+‐A[SO2Rf]m
其中X在0至4范围内;m在1至3范围内
J为氮或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334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