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温控装置和电池模块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32993.3 | 申请日: | 2016-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9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毛永志;王瑞军;李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H01M10/6555;H01M10/657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温控 装置 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温控装置,及包括该电池温控装置的电池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已广泛应用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领域,促使锂电池组的使用环境温度要适应更广泛的温度范围,从-20~50℃。锂电池由于本身的化学性质所限,最佳的工作环境温度为20~40℃,这就要求在组装锂电池模块时要考虑如何通过温控系统来均衡锂电池模块的温度,确保锂电池模块无论在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下均可满足其最佳工作环境温度,同时使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升得到有效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温控装置,有效解决软包锂电池模块采用外部空气或液体进行热交换存在的效率低的问题,可使其无论处于何种工作环境下时都能保证最佳的环境温度状态,提高软包锂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结构简单,使组装后的整个电池模块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其占用的空间,提高电池模块的体积能量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温控装置,包括温控板,所述温控板由多个并排设置、依次连接的条栅组成,相互连接的条栅之间分别依次在条栅的首端和尾端处连接,使条栅形成导通的导线结构,所述温控板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分别位于导线结构首尾两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板上的条栅呈“之”字形排列结构,避免加热或散热时,在温控板上产生“孤岛”现象。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板上的条栅呈“回”字形连续回转排列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板正反两平面上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导热绝缘薄膜。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绝缘薄膜采用聚酰亚胺膜、导热矽胶布、导热硅胶、PET膜或铁氟龙胶带。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板至少一侧设置有折边。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板两侧分别设置有折边,使温控板呈槽型或Z型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板为整体式结构,温控板为在薄板上加工若干条栅缝后形成多个依次连接的条栅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板为整体式结构,温控板为在薄板上加工若干条栅缝后形成多个依次连接的条栅结构,然后将其至少一侧折起形成折边。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板厚度为0.1~3mm。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相邻条栅之间的间隙为0.5~5mm。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板采用金属板或石墨板。
本发明中还采用了一种电池模块结构,包括依次堆叠在一起的电池和上述电池温控装置,相邻两电池之间及电池模块上下两端端面上均设置有电池温控装置,所述电池分别设置在温控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由温控板两侧折边所分别组成的电池模块结构端面上设置有水冷板或冷却风道。
本发明中电池温控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在温控板上直接进行加工条栅缝,在温控板上形成并列排列的条栅结构,条栅之间相互首尾连接形成导通的导线结构,对该导线结构通电使温控板升温,温控板对设置在其上下两侧的电池进行加热,实现对电池模块的温度控制,使电池始终能处于最佳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
由于电池温控装置结构简单,由该电池温控装置组成的电池模块结构简单紧凑,组装方便,减小了电池模块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池温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温控板上条栅排列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条栅呈“之”形排列结构,b)为条栅呈“回”字形排列结构。
图3为本发明电池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条栅,2、折边,3、电源端子,4、导热绝缘膜,5、电池,6、温控板,7、条栅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电池温控装置,包括温控板6和设置在温控板6两端的电源端子3,所述温控板6由多个并排设置、依次连接的条栅1组成,相互连接的条栅1之间依次在条栅1的首端和尾端处连接,使条栅1形成首尾导通的导线结构,温控板6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源端子3,电源端子3分别位于上述由条栅1组成的导线结构首尾两端。该电池温控装置通过电源端子连接电源,此时温控板内导电,条栅组成导线结构在电源的作用下使温控板温度升高,温控板实现对设置在其上下两侧的电池的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32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石墨曲面加工的四刃球刀
- 下一篇:一种墙板开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