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器配件的零件清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18984.9 | 申请日: | 2016-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0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严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春县建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4 | 分类号: | B08B1/04;B08B3/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器配件 零件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配件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器配件的零件清洗机。
背景技术
电器泛指所有用电的器具,从专业角度上来讲,主要指用于对电路进行接通、分断,对电路参数进行变换,以实现对电路或用电设备的控制、调节、切换、检测和保护等作用的电工装置、设备和元件。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指家庭常用的一些为生活提供便利的用电设备,如电视机、空调、冰箱、洗衣机、各种小家电等等。电器配件的零件是电器配件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电器配件的零件在加工的过程中常常会被机械的油污、灰尘等污染,而对电器配件的零件进行清洗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人为清洗电器配件的零件费时费力,而且速度较慢,大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经济效益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配件的零件清洗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器配件的零件清洗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右侧的下部等距离设有四个清洗电机,所述清洗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清洗电机的一端贯穿壳体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壳体内部设有废水收集池,位于废水收集池内部的第一转动轴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洗毛刷,所述废水收集池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左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水泵顶部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与水泵相连通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依次贯穿水箱和壳体且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并与喷水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初步清洗装置,所述壳体的右侧对应初步清洗装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转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初步清洗装置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进料板,所述固定壳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固定壳内设有转动壳,所述转动壳内等距离环绕设置有四个除尘棒,所述转动壳的底部对应第一出料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依次贯穿壳体和固定壳并与转动壳的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尘棒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套接有橡胶防碰层、海绵吸尘层和除尘毛刷。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壳内壁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器配件的零件清洗机,通过清洗电机、第一转动轴、废水收集池、清洗毛刷、水箱、水泵、输水管和喷水头相配合,实现了对电器配件的零件进行清洗的效果,从而去除电器配件的零件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污染,无需人工清洗,并且清洗效果更好、清洗速度更快,省时省力,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通过设置初步清洗装置,电器配件的零件在清洗之前预先进行处理,去除了电器配件的零件表面大部分的灰尘,大大的提高了清洗效果,提升了清洗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除尘棒侧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中:1壳体、2清洗电机、3第一转动轴、4废水收集池、5清洗毛刷、6水箱、7水泵、8输水管、9喷水头、10初步清洗装置、101固定壳、102进料板、103第一出料口、104转动壳、105除尘棒、1051固定轴、1052橡胶防碰层、1053海绵吸尘层、1054除尘毛刷、106第二出料口、11转动电机、12第二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春县建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永春县建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18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