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去隔行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15875.1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6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杨星亮;郭耀松;张天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14 | 分类号: | H04N5/14;H04N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隔行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去隔行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不同应用场景不加区分地进行去隔行处理时导致输出的视频质量变差的问题。所述视频去隔行方法,包括:逐帧读取输入的视频流中包含的视频帧,分别识别读取的视频帧中的静态区域和滚动字幕区域;针对识别出的静态区域、滚动字幕区域和运动区域分别进行去隔行处理,其中,所述运动区域包括视频帧中除静态区域和滚动字幕区域以外的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频去隔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去隔行技术是将隔行扫描视频处理为能够在非电视终端播放的一种视频格式转换技术。电视视频信号按隔行扫描的方式采集并发送,该方式将视频帧拆成奇偶两场。电视或机顶盒接收时,会对两场依次进行处理后显示,每幅视频画面其实是拆出来的一场图像。而在非电视终端(如液晶、等离子等数字视频显示器)接收时,由于按图像帧进行处理和显示,画面会出现由场效应引起的各种问题如,闪烁、锯齿、羽化等。去隔行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两场间的场效应横纹及画面闪烁,从而增强画面清晰度,提高观看者的主观感受。
现已提出多种去隔行技术,如:
(1)不区分运动情况的方法包括:空域、时域滤波、时空滤波及非线性滤波,这些方法实现简单,资源占用少,但是对运动和非运动情况的适应性差,存在静态物体变形,运动物体拖影等质量问题。
(2)考虑区分运动情况的算法包括:运动补偿方法及非运动补偿的自适应方法。基于运动补偿的方法通过运动搜索,匹配运动中的物体在多个场中的位置。这种方法中运动搜索的计算量太大,在高清视频发展迅速的时代,远不能满足视频编码器的实用需求,且运动搜索结果准确度不佳时会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
现有的去隔行技术将图像按整体进行处理,对实际电视节目中存在的如静态贴图,滚动字幕等场景未加区分。用普通的自适应方法对这些特殊场景进行处理时,运动判定的不精确及插值的低通性,会导致场景区域处理质量达不到应用需求。
静态贴图以CCTV的台标为例进行说明,该类台标为半透明图片,其像素会受背景像素的影响。当背景中存在运动物体时,普通的运动自适应算法会将半透明台标判定为运动区域,从而用运动区域的方法来处理。现有方法在处理运动区域时,只对一场进行处理,场信息的丢失导致静态台标的边缘及文字会由于信息丢失而出现变形及闪烁。
滚动字幕是一种在电视节目中常见且很重要的内容。场效应导致的问题包括,字体横纹、锯齿及闪烁。当使用普通插值算法处理时,算法的低通效果会导致字体模糊,对比度下降,甚至当出现一些复杂字体的时候,会导致字体笔画丢失。当使用边缘保护的非线性方法处理时,由于字体包含大量边界及角点,不精确的边缘方向判定会导致字体变形及引入噪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去隔行方法及装置,在对隔行视频处理前,先对视频中存在的各种应用场景做判定分析,针对不同场景运用相应的去隔行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不同应用场景不加区分地进行去隔行处理时导致输出的视频质量变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去隔行方法,包括:
逐帧读取输入的视频流中包含的视频帧,分别识别读取的视频帧中的静态区域和滚动字幕区域;
针对识别出的静态区域、滚动字幕区域和运动区域分别进行去隔行处理,其中,所述运动区域包括视频帧中除静态区域和滚动字幕区域以外的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去隔行装置,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逐帧读取输入的视频流中包含的视频帧,分别识别读取的视频帧中的静态区域和滚动字幕区域;
处理单元,用于针对识别出的静态区域、滚动字幕区域和运动区域分别进行去隔行处理,其中,所述运动区域包括视频帧中除静态区域和滚动字幕区域以外的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15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