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加工阀体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13016.9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77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余晓秋;蔡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开高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5/02 | 分类号: | B22D25/02;B22D1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1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阀体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阀体的模具。
背景技术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
而阀体作为阀门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内设置有供流体流过的流道,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下,阀体需要保持对流道内的流体进行保温,传统的保温方式是在阀体外焊接环形构件,使阀体外形成供保温介质储存的保温腔,由于环形构件由两个半圆单元焊接而且四周都需要与阀体焊接,一方面环形构件与阀体焊接时容易对位不准,另一方面环形构件与阀体及环形构件自身焊接处过多,造成加工时长太长且强度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一种方案,即将保温腔加工于阀体的阀壁内,然后将保温腔封盖对保温腔安装口进行密封,从而减少焊接点及增加强度,故需要新的模具加工该种阀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阀体的模具,该种模具用于加工一种阀壁内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保温腔的阀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左模具单元、右模具单元、上模具单元及下模具单元,所述的左模具单元与右模具单元相贴合且相对设置有主成型腔,该主成型腔与阀体外周形状相适配,所述的左模具单元或/和右模具单元上设置有与主成型腔联通设置有进料口,该主成型腔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置有上配合口及下配合口,所述的上模具单元插设于上配合口并与上配合口呈密封配合,所述的上模具单元为伸入主成型腔内并与阀体内周形状相适配的成型块,所述的下模具单元插设于下配合口并与下配合口呈密封配合,所述的下模具单元为伸入主成型腔与上模具单元之间且与阀体的保温腔形状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该模具加工成的半成品,放入砂箱,再倒入液态高温金属,最终形成阀体,半成品的原料从进料口注入,充满主成型腔,保温成型后将左模具单元、右模具单元、上模具单元及下模具单元进行拆卸,完成半成品的加工步骤,将模具分为左模具单元、右模具单元、上模具单元及下模具单元由四部分组成,相对整体的模具,模具加工更加便利,且取出半成品更加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下模具单元位于主成型腔外设置有与左模具单元及右模具单元相抵配的限位盘,所述的下模具单元中心朝向上模具单元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的上模具单元朝向下模具单元设置有与定位槽插配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具单元依靠限位盘及与下配合口实现准确安装,而上模具单元依靠下模具单元的定位槽及上配合口进行定位,简化定位结构,减少加工,使下模具单元与上模具单元的相对位置更加准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成型腔位于下模具单元的侧面设置有阀杆成型腔,所述的下模具单元与阀杆成型腔联通设置有阀杆成型孔,所述的上模具单元与阀杆成型孔对应设置有插槽,所述的左模具单元与右模具单元贴合处与阀杆成型腔对应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定型柱,所述的第二定型柱伸入阀杆成型腔、穿过阀杆成型孔并设置有与插槽形状相适配的插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杆成型腔用于成型与阀杆配合安装的安装位,而第二定型柱则形成了位于安装位的阀杆安装孔,插槽避免其受到进料挤压而产生移位,保证加工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安装槽由中心的圆形部及位于圆形部两侧的矩形部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部配合矩形部使与安装槽形状适配的第二定型柱安装完成后不会移位及旋转,定位更加准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左模具单元及右模具单元位于上配合口分别设置有与上模具单元外周面形状相适配且相抵的限位块,该限位块朝向主成型腔沿上模具单元周向等距设置有伸入主成型腔的第一定型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通过抵配限制上模具单元位置的同时增设第一定型柱,使加工的同时能够同时生成法兰盘,简化阀体的加工步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下模具单元外周面上设置有延伸至主成型腔的腔壁的第三定型柱,所述的主成型腔的腔壁上设置供第三定型柱插配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定型柱形成保温腔与外接联通的进流口或出流口,使保温腔内的保温介质能够及时更换或保持循环,限位槽避免其受到进料挤压而产生移位,保证加工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开高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开高阀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13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动轴承用外圈
- 下一篇:被动式保温用门窗连接护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