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溴化丁基橡胶的静电纺丝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08891.8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3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郝向阳;胡平;史腾腾;张明超;禹方甜;陈乐颖;姚福天;李和平;沙杰;韩纹莉;农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1D5/00;D01F6/46;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魏茉;刘冬梅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基橡胶 静电 纺丝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溴化丁基橡胶的静电纺丝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溴化丁基橡胶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得到溴化丁基橡胶溶液;步骤2、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步骤1得到的溴化丁基橡胶溶液中,搅拌,得到纺丝液;步骤3、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纤维薄膜初产品;步骤4、对纤维薄膜初产品进行萃取,然后后处理,得到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其中,在所述工艺中:其一,加入表面活性剂提高了溴化丁基橡胶的可纺性;其二,在静电纺丝前对接收屏喷涂脱模剂和/或液体石蜡和/或硬脂酸锌,促使得到的纤维薄膜具有自支撑性;其三,静电纺丝后进行萃取并后处理,使所得纤维薄膜形貌可控。并且,本发明所述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纺丝领域,尤其涉及静电纺丝工艺,特别地,涉及一种溴化丁基橡胶的静电纺丝工艺。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是聚合物在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外加高压电源的拉仲,喷射形成超细纤维,通过接丝装置接收而制得的加工技术。其操作简单高效低成本,适用广泛,可用于制备纳米级纤维或微米级纤维的薄膜,可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溴化丁基橡胶(BIIR)因其低渗透性、生物无毒性和良好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防毒面具、口罩、手套等防护产品。但是固态的溴化丁基橡胶缺乏呼吸性,在使用者皮肤上产生热应力,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可呼吸的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可人为设计调控其孔隙率和表面积,克服了固态溴化丁基橡胶的缺点,同时可使其具有较好的弹性及伸长率。
但是,由于溴化丁基橡胶的粘度大、回弹性高,因此,其具有难纺性,采用现有工艺很难进行溴化丁基橡胶的静电纺丝。目前,国内外关于溴化丁基橡胶静电纺丝工艺的研究很少,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且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溴化丁基橡胶的静电纺丝工艺,其中,无论是原料还是后处理均做了改进,解决了溴化丁基橡胶的难纺性问题,得到了一种溴化丁基橡胶的静电纺丝工艺,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溴化丁基橡胶的静电纺丝工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一种溴化丁基橡胶的静电纺丝工艺,其中,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溴化丁基橡胶加入溶剂中,搅拌,得到溴化丁基橡胶溶液;
步骤2、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步骤1得到的溴化丁基橡胶溶液中,搅拌,得到纺丝液;
步骤3、采用步骤2得到的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纤维薄膜初产品;
步骤4、对纤维薄膜初产品进行萃取,然后后处理,得到溴化丁基橡胶纤维薄膜;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工艺,其中,在步骤1中,
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门尼粘度为20~50MU,优选为30~40MU,更优选为35MU;和/或
基于溴化丁基橡胶与溶剂的总重量,所述溴化丁基橡胶的含量为1~25%,优选为5~20%,更优选为10~20%;和/或
所述溶剂选自有机溶剂,优选选自正己烷、四氢呋喃、氯仿、四氯化碳、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选自正己烷、四氢呋喃和氯仿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
在步骤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选自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08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