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中位卸荷功能的梭阀及液压马达驱动用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02738.4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5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谷从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环球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1/08;F16K11/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中位卸荷 功能 液压 马达 驱动 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马达驱动制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中位卸荷功能的梭阀及液压马达驱动用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锯木厂及相关的工厂对木头的搬运主要借助抓木器,抓木器是木材装载机中的重要机械设备,抓木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木材抓取的工作效率。而现有的抓木器主要包括机械结构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是靠部件间的机械传动带动抓木器的闭合或张开,液压式是通过液压泵来控制液压回转马达正反方向回转,从而控制抓木器的运动,大大减少了部件传动。
液压式回转抓木器在工作过程中通常通过旋转驱动装置带动抓斗进行旋转,而现有液压式回转抓木器的旋转驱动大多采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由于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具有良好的自锁功能,无需采用额外的制动装置进行制动,但蜗杆在传动过程中易发生损坏,需经常更换,从而影响抓木器的正常作业,导致其工作效率低下,作业成本大大增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申请人采用齿轮驱动代替蜗轮蜗杆驱动装置,从而可以减少回转驱动装置的损坏及更换,显著提高抓木器的工作效率。上述齿轮驱动是通过液压马达驱动齿轮机构作回转运动,从而带动抓斗进行旋转的,但由于齿轮不具有自锁功能,无法实现抓木器旋转驱动的制动,因此需要设置专门的制动器对液压马达驱动进行制动。现有液压马达驱动的制动器通常采用常闭式多片盘式制动器,该制动器的进油口与梭阀的出油口相连,当通过梭阀向制动器的进油口供油时,通过油压克服弹簧力推开活塞从而将制动器打开,使液压马达驱动正常运转;当关闭液压系统时,液压系统停止供油,制动器内的油压释放并由弹簧力推动活塞,从而实现液压马达的制动。但当上述制动器内的油液回油时,由于液压系统回油背压过高,从而导致现有梭阀不能按照要求泄压,进而造成制动器不能正常制动,影响液压马达驱动的正常工作。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20087350.6,申请日为2008年05月1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液压回转装置延时缓冲制动机构,该申请案包括连接液压马达的阀组,驱动液压马达转动方向的换向阀,以及实现制动器对液压马达延时缓冲的制动系统密封连接在阀组上,在启动时高压油经换向阀通过高压梭阀和单向节流阀打开制动器和平衡阀,使整个回转装置正常工作;在停止时系统压力瞬间消失,由于单向节流阀的保压功能,将一部分油压缓慢释放,来延时平衡阀与制动器的关闭时间,从而能够实现缓冲功能,使回转设备在停止时的惯性冲击释放,从而达到设备运行平稳、消除冲击的目的。但该申请案中制动器内的油液即不能顺利回油,从而导致制动器不能正常制动,影响液压马达驱动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液压马达驱动采用齿轮进行传动时,由于液压系统回油背压过高,从而导致制动器不能正常制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中位卸荷功能的梭阀及液压马达驱动用制动系统。本发明能够有效消除背压,使梭阀按照要求进行泄压,从而能够保证制动器的正常制动,使液压马达齿轮驱动正常工作。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其一,本发明的一种带中位卸荷功能的梭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内部设有阀腔,阀芯位于阀腔内部且可沿阀腔左右移动;所述阀腔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油口A1及第二进油口B1相连通,所述阀腔的顶部通过出油道与出油口C相连通,所述阀腔的底部设有回油道,阀芯的中部加工有阶梯槽,且阀芯的左、右两端设有弹性复位装置,当液压系统停止供油时,通过弹性复位装置使阀芯强制恢复中位,从而使出油道与回油道之间通过阶梯槽连通形成梭阀的卸荷通道。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其中,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阀腔左端的螺堵及阀芯的左端相固连,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阀腔右端的螺堵及阀芯的右端相固连,且当阀芯处于中位时,上述两个弹簧均处于无变形状态。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弹簧。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油道包括第一出油道、第二出油道及第三出油道,当阀芯位于阀腔右端时,所述的第一进油口A1与第一出油道打开形成通路;当阀芯位于阀腔左端时,所述的第二进油口B1与第三出油道打开形成通路;当阀芯处于中位时,所述的第二出油道与回油道之间连通形成卸荷通路。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油口C通过管道与作用于液压马达的制动器相连;所述的回油道与回油口D相连,且回油口D通过管道与油箱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环球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环球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02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箭运输车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中央空调表冷器移动式自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