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转门的铰链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00049.X | 申请日: | 2016-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8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伟;黄志坚;陈粤海;李健;罗穗军;于湘宾;陈震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巨安人防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转门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更确切的说是一种用于转门的铰链。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220598176.8公开了一种转门铰链,其包括转门铰链下部底座,所述铰链下部底座固定一转门铰链轴心,所述转门铰链轴心铰接一转门铰链上部,且所述转门铰链轴心与所述转门铰链上部铰接处设有渐开弧度。但是这种转门铰链与门扇的边缘连接时,其转轴需要承受较大的弯矩,局部应力过大,转轴容易被损坏而脱落,使门扇容易从门框上脱落而倾倒伤人,安全系数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带有横截面为圆弧形结构的环形槽和球状突起组成的滑动连接结构,既能够降低转轴所承受的弯矩,提高转轴的使用寿命;在转轴被损坏后又能够起到防止门扇从门框上脱落、防止门扇倾倒伤人的目的,安全系数较高的用于转门的铰链。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转门的铰链,包括一第一连接块和一第二连接块,所述的第一连接块的顶面的中心上设置有一转轴孔,所述的第二连接块的底面的中心设置有一连接轴,所述的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的连接轴组成“T”形结构,所述的转轴孔的直径与所述的连接轴的直径相等,所述的连接轴布置在所述的转轴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连接块的顶面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立柱,所述的第二连接块与一连接圆环通过连接颈相连接,所述的连接圆环与所述的连接轴相互垂直布置且所述的连接圆环布置在所述的连接轴的中心轴上,所述的连接圆环的底部开设有一环形槽,所述的立柱的上端布置在所述的环形槽内并与所述的环形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立柱的上端设置有一球形突起,所述的环形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结构、且圆弧形结构的直径等于所述的球形突起的直径,所述的球形突起布置在所述的环形槽内且与所述的环形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环形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的球形突起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立柱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连接块为“一”字形结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立柱。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连接块为“十”字形结构、四端分别设置有一立柱。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连接块为“一”字形结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连接圆环通过一连接颈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连接块为“十”字形结构、四端分别与所述的连接圆环通过一连接颈相连接。
本发明的用于转门的铰链的优点是:带有横截面为圆弧形结构的环形槽和球状突起组成的滑动连接结构,既能够降低转轴所承受的弯矩,提高转轴的使用寿命;在转轴被损坏后又能够起到防止门扇从门框上脱落、防止门扇倾倒伤人的目的,安全系数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转门的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用于转门的铰链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一连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二连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连接块;11、转轴孔;12、立柱;121、球形突起;
2、第二连接块;21、连接轴;22、连接圆环;221、环形槽;23、连接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的用于转门的铰链的优点是:带有横截面为圆弧形结构的环形槽和球状突起组成的滑动连接结构,既能够降低转轴所承受的弯矩,提高转轴的使用寿命;在转轴被损坏后又能够起到防止门扇从门框上脱落、防止门扇倾倒伤人的目的,安全系数较高。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巨安人防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巨安人防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000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溶媒回收全自动过程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电阻带悬吊安装结构





